《商業戰─大人需要知道的行為經濟2》感恩節商機:賣的不是「氛圍」而是你以為

感恩節檔期一直是每年年底時美國本土的超大購物商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雖然並非每個人都能成為超低物慾、只為「需要」(Need)而買單的理性購物者,但下次為了「想要」(Want)而花費時,得先判斷它是否能「更加」提升心理上滿足?如果已無法為心靈帶來更富足感受,就終止此種空虛購物,否則只會陷入「愈買、愈不快樂」輪迴。

「美國感恩節要到了,可以到亞馬遜(Amazon)購物網站搶便宜了!」

先等等,你是因為剛好需要某商品而購買,而是因為它「好便宜,非買不可」?其實,很多時候驅動我們掏出荷包的,並不是理性的購物需求,而是感性的衝動。

儘管這衝動不需被大加批判,但每次買單前仍需好好思考: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就算只是「想要」,它是否真能帶來長期愉悅感受,抑或只是當下衝動?

 

抗拒不了?非買不可?一切只是「你以為」

 
是否曾有類似經驗:一走進電影院,就變得很想買盒爆米花,彷彿「非買不可」?

放心,你不孤單。行銷學曾援引心理學的「脈絡效應」(Context Effect),指的是:雖然是同樣一件商品,但只要把它放在不同環境或用不同方式展示,這件商品的「價值」就會改變。

日本知名企管顧問橫山信弘在著作《購物氛圍的心理學》中指出,不少商家會善用脈絡效應來營造出「必買」的心理暗示,讓消費者在失去理性判斷下「失心瘋」。他甚至進一步將消費者分成三類,分別為:最容易失心瘋的「自燃客」、可煽風點火的「可燃客」以及難以動搖的「不燃客」。在商家眼中,除了屬於理性購物派的不燃客,其他兩類客人都是脈絡效應足以發揮強大影響力的族群。

脈絡效應不僅發生在實體電影院或人擠人的百貨商場,文章一開始提到的線上電商購物節,近年也會在特定銷售檔期來臨前,透過鋪天蓋地的特價訊息、特殊活動等數位廣告,彷彿洗腦似地告訴你:如果不趁現在買,就「錯過」了!

但我們真的抗拒不了、非買不可嗎?其實,一切只是「你以為」抗拒不了、「你以為」非買不可,僅此而已。

買氣形成,常常來自消費者「我以為…」的購物決策

 

孩童能懂「需要」與「想要」,大人卻看不清

 
「可是,我常常在買的當下覺得很需要,但回家後才清醒……」

歐美在教育孩童基礎經濟學時,第一堂課往往就是教導:如何區分「需要」(need)與「想要」(want)。從經濟學來看,「需要」與生存所需息息相關,如果缺乏將會影響生命;而「想要」則與每個人慾望有關,如果無法滿足頂多產生內心空虛感。

為什麼孩子通常能輕易分辨「需要」與「想要」,大人卻難以區分呢?因為,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脈絡效應;當每一次我們都透過衝動式消費來滿足了這樣的「想要」,久而久之,便誤以為那些通通都是「需要」。

其實,就算只是為了「想要」而掏出荷包,也不需被嚴厲批判;畢竟,現代人購物不只是為了生存所需,也可能會為了追求美麗的外表、愉快的經驗等等心理需求。

然而,人的慾望無限,因此如果你發現自己再度為了「想要」而購物,買單前可以先冷靜檢視以下兩個問題:

  • 新買的東西,是否讓生活「更」舒適?

有些商品儘管不是「需要」,卻能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例如:能映照出柔和光線的燈罩、觸感更舒服的床單等等。儘管家裡可能已有類似的基本物品,如果經濟有餘裕,投資在這些能提高生活品質的「想要」物品上,其實也非壞事。

  • 新買的東西,是否讓自己「更」愉悅?

有些商品無法具體提升生活品質,但卻能滿足我們的內心。例如:如果你是樂高收藏狂熱者,當你每次把錢花在這些積木上,只要能獲得滿滿的放鬆,它就屬於不錯的購物體驗。

這之中的關鍵是:每次為「想要」而花費時,要判斷這次消費是否能「更加」提升心理上的滿足?如果它已無法為心靈帶來更富足感受,那就要立即終止此種空虛般的購物行為,否則只會陷入「愈買、愈不快樂」輪迴。

如果不想荷包大失血,買了發現沒用到,恐怕得先分辨「需要與想要」

 

花錢,也要看懂「為何」付錢

 
即使你目前無法還無法成為超低物慾、只為「需要」而買單的理性消費者,也要看懂自己每次「為何」而付錢。

為你的「需要」而付錢,讓自己不過度被物質所奴役;為能提升生活品質的「想要」而付錢,讓自己能好好過日子;為能帶來內心放鬆的「想要」而付錢,讓你能同時享受物質與心靈的滿足。

這樣的花錢哲學,才能讓自己真正過上理想日子。

懂得花錢花在刀口上、精打細算,電商大促銷時也能買出高CP值
Compartilhar:
Sig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