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最常講「我英文不好」-改掉沒自信才是學英文的動力

謙虛是一種美德,但別因此跟沒自信畫上等號。

在面對外國人要講英文時,許多台灣人習慣用一句起手式「不好意思,我英文不好」作為開頭,雖然可能只是謙虛的民族性使然,但這樣不夠自信的態度,卻無形中成了阻礙英文進步的兇手。

落入「錨定效應」陷阱,英文總在原地踏步

 
1974年間,以色列裔心理學家Amos Tversky、和後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共同發表了「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理論。他們注意到人們的選擇或決策,時常取決於一開始收到的訊息,不論那個訊息是否正確,都會延續影響到後來的判斷。

錨定效應(或稱定錨效應)時常被應用在商業情境上,例如當消費者嘗試殺價,通常會依據店家訂定的價格來談判,而很難完全跳脫「被錨定」的狀態、沒辦法根據現實中應有的產品價值來議價。受到錨定效應影響時,我們傾向於把第一印象或是初始的資訊當作「定錨點」,結果反應跟行為都離不開這個範圍,彷彿在無形中給自己設下了限制。

同樣的,碰到需要使用英語跟別人交談的場景時,如果一開口便錨定了「我英文不好」的標準,就如同在潛意識裡自我暗示「我可能聽不懂對方說的話、我不會流暢地表達、別人很難理解我的意思、如果對方跟我無法順利交談也是很正常的事」。這樣的預設立場很容易讓自己喪失自信,心情變得既緊繃又難以放鬆,導致講起英文來更加坑坑疤疤,而越是這樣就越不敢開口,最後形成惡性循環,學了一輩子英文,卻永遠撕不掉「英文不好」的標籤。

給自己心理建設與多一點自信,英文才不會一直停滯不前。

想要英文說得好,「開口練習」不可少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一定都碰過難以溝通的對象,明明雙方同樣說中文,這些人卻沒辦法與其他人好好地交換意見,不只不能理解他人、也容易產生誤解。這樣一想就會明白,能不能與別人順利溝通,語言能力的強弱並不是唯一的決定要素,不需要因此而自我設限。

如果每一次用英文對話時,總是不斷提醒自己「別人正在容忍我的『菜英文』」,一開口就充滿壓力,無形中把說英語跟負面感受連結在一起,勢必會暗自祈禱對話可以快點結束,等於主動扼殺「練習說英語」的機會,也讓自己失去了進步的可能。

中文有句成語叫做「熟能生巧」,英文則說 practice makes perfect(練習帶來完美的表現),在學英文的過程中,一但逃避「聽、說」的場合,就無法經由開口練習而變得擅長。因此,先得要擺脫沒自信的阻礙,找方法讓自己樂在其中,才有機會把英語變成「能自在使用的語言」。

把英語環境融入日常生活中,這樣才能讓英文聽說變得自在又自然。

常常開口說英語,自信就會隨之而來

 
不過,「說英語的信心」跟「熟練程度」,是有點類似「雞生蛋、蛋生雞」的矛盾因果關係。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研究雙語學習的Prof. Beverly Baker便在受訪時點出,直接跟母語人士互動,能夠潛移默化學習到這個語言背後的文化與習慣,幫助學習者更快速熟悉如何「自然地使用」這個語言。

盡可能挑選自己喜歡的領域、找母語人士交談,只要圍繞著喜歡的主題聊天,就能將重點從「把英文學好」,轉移到對話的內容本身,這樣樂在其中的互動,就不會再讓「自信」變成阻擋自己練習說英文的障礙。因為「說外語」時,我們會由於不熟悉這個語言、缺乏自信而緊張,但「聊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即使一時之間無法快速地完整表達自己,也能夠積極透過表情或肢體語言等輔助,幫助我們跟他人順暢溝通,進而愉快的互動。

Baker提醒,擁有明確的目的,有助於我們更快掌握一門語言。例如搬到英語環境居住時,想更快融入當地的生活,或是想跟某個國家的對象做生意等等,都會讓語言學習的成效更為顯著。

因此,許多專家都建議,學習外語時,可以從感興趣的領域來切入,喜歡時尚的人就讀原文雜誌,愛追劇的人,則能夠從英美影集下手。用偏好的內容來提高接觸英文的機會,擺脫「自信感」的錨定效應,多跟母語人士聊天,把英語拿來「用」、而不僅僅是拿來「學」,才會讓自己進步得更快、更有成就感!

Share: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