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電商節!像猶太人給孩子的財商思維1》 教他們學會 什麼是商業廣告

學習廣告的本質,不僅激發孩子的創意,也可以懂得商業邏輯
我們想讓爸媽知道的是
商業廣告並非「自說自話」,而是要細膩地觀察對方需求,並找出自己能相對應的優點。換言之,當孩子掌握廣告技巧,不僅能學習如何說服他人,更懂得找到自己的長處。

「廣告?那東西太『銅臭味』了,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就接觸?」

其實,廣告是「在對的時機、對的地點、找到對的人、說出對的話」的交流技巧,目的是——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優點。

今天,孩子們的生活早就「無處不廣告」。無論是投票表決校外旅行地點,或日後升學、打工要寫履歷,通通都要仰賴廣告功力!

 

商業,先追求私利、才有公益

 
無論是「士農工商」的陳腐排序,或是「無不奸商」的偏見,傳統華人文化總是在骨子裡看不起商業;但弔詭的是,今天我們卻又透過商業,來享受這一切便利與繁榮。

究竟商業本質為何?各派別經濟學者都有不同答案,但如果問寫出《國富論》、近代知名自由主義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他可能會告訴你:「先追求私利,才有公益。」

表面上,商業是為了賺錢或謀生的「利己」,但因為你所提供的服務或商品得讓多數人買單,才能在市場上存活下去,因此,你除了關心自己,更得去關切:其他人有什麼問題?有什麼需求?我是否有能力幫他們解決並從中獲得合理利潤?

舉例來說,你發現許多人有「愛美」需求,卻不知從何下手;恰好自己非常擅長幫每個人找出最適合其身材、長相的打扮,於是藉由提供專業服裝顧問服務,你不僅能為自己開拓財源,更能滿足其他人追求美麗的需要。

這種「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的交換行為,就是商業的基礎。雖然,在今天高度資本主義的社會,不少人批評過度「商業化」已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相較於不追求利潤的傳統慈善組織,商業的「自主運轉、擴張」能力更強。

為什麼呢?原來,商業或許一開始是由「利己」出發,但在提供服務、產品的過程中,也滿足了「利他」。也因為商業正視人性「利己」的那一面,反而能讓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為了賺更多錢、過上更好生活,因而不斷自動自發地提供各種優質服務或產品。最終,商業讓社會多數人都能過上更富庶生活。

孩子不要「窮養」不是過分勤儉苛刻,而是知道金錢的運作方式,成為管理好錢財的人

 

廣告,訴說「你的問題,我能解決」

 
因此,「廣告」就是在商業環境下,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種類似「大聲公」叫賣技巧,彷彿是對著那些碰到問題或有需求的人喊出:「你的問題,我能解決!」

也就是說,廣告是「在對的時機、對的地方、找到對的人、說出對的話」。仔細反芻這段話,會發現——今天,孩子生活中早就「無處不廣告」。
 

1. 表決班遊地點?靠廣告

如果班上同學要針對班遊地點進行表決,孩子很想去關渡賞鳥,但多數同學想去遊樂園,該怎麼「拉票」?

透過廣告技巧,孩子可以在放學後(對的時機)找到班上最有人緣、總能一呼百諾的同學(對的人),一邊陪他走回家(對的地點)一邊聊天說:「上次叫爸媽帶我去關渡賞鳥,他們說看不懂鳥類,不想帶我去。你應該遊樂園也去過好幾遍了吧?你不覺得如果想賞鳥,大概只有老師才有可能帶我們去嗎?」
 

2. 升學、打工寫履歷?靠廣告

如果未來孩子升大學想念外文系,面試時除了展現自己英文程度佳,還有什麼突出之處?雖然面試無法自行決定時機或地點,但至少可以找到對的人、說出對的話。

透過廣告技巧,可以先研究申請科系的老師們目前正在做什麼研究。例如,發現某個老師在研究兒童文學(對的人)後,孩子可以在履歷上與面試時不斷強調:「我想進入XX外文系,因為我閱讀的第一本英文書就是外國童話故事。當時就發現,童話或兒童文學最能反映一個地方的價值觀、社會文化,因此想更進一步鑽研兒童文學。」

從廣告行銷邏輯中,懂得怎樣介紹自己ˊ展現優勢,也能辨別那些資訊過分渲染,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孩子學會,找到自己的長處

 
是否發現,廣告並非「自說自話」,而是要細膩地觀察對方需求,並找出自己能與之相對應的優點?

如同商業是先追求「私利」,進而滿足「公益」的人類交易行為;雖然廣告一開始是要滿足個人目的,但在說服他人的過程中,也讓孩子無論在對待自己、對待他人上,都變得更細膩、更具備同理心。

當孩子掌握廣告技巧,不僅能學習如何說服他人,更懂得找到自己的長處!

獲利賺錢是好事,加入公益、社會永續,讓孩子的品格與思維更平衡與美善
Share: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