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爸媽知道的是 「談錢俗氣傷感情」的想法早已過時。據說,猶太父母送給孩子的第一份生日禮物就是股票,雖然不確定這是傳統還是個案,但猶太爸媽對下一代的財商教育,確實有目共睹。把握機會、結合實例帶孩子認識「金錢」,透過生活中的電商購物節慶,親子一起來觀察金流是如何運作的,一步步累積起深厚的「金融素養」,孩子未來將能擁有更加健康的財務體質。 |
『媽媽~你買購物節廣告的遊戲機給我好不好?你可以刷信用卡啊』
『刷卡只是延後付款的時間,一樣要付帳單的唷。我們得要計算好家裡的現金流是否足夠、有沒有在預算額度內,才有辦法評估能不能買,知道嗎?』
從以往的百貨週年慶,到近年的雙十一購物節,孩子跟著大人一起觀察到購物模式的轉變。滿千送百、信用卡分期等每個商業活動的設計,都是親子共同討論如何運用金錢的好機會。華人文化不喜歡在檯面上談錢,總認為太在意金錢會給人俗氣又市儈的負面印象。隨著時代進步、觀念改變,這樣的偏見已經少了許多,但「錢」仍舊是家庭裡較陌生的話題,導致孩子們對財務的觀念普遍十分薄弱。
「金流」在電子商務裡,指的是商家向消費者收取費用的各種方式,但是在個人身上,其實也看得到「金錢流動的規律」,簡單來說,就是個人的財務收支狀況。
在傳統社會中,「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是最直觀的交易行為,上班族每個月拿到「薪水袋」時,對於錢怎麼「賺進來、花出去」十分有感。不過,隨著生活型態的進化,消費逐漸從實體的紙鈔銅板,轉變成信用卡等塑膠貨幣,近來更加入簡單便捷的行動支付。當支付方式變多元了,「錢」的概念也就變得更抽象了。
之前曾有新聞報導,一名國小生拿媽媽的手機玩手遊,瘋狂「課金」升級裝備,家長求助消保官未果,只能認賠付清近台幣30萬元的帳單。另外也有小男生曉以大義、哭求媽媽不要「偷騎」別人的機車,不論媽媽怎麼解釋自己是「租用共享機車、且已用手機付款」也沒用。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認為,沒現金時,只要拿出卡片就能從ATM提款機中源源不絕領出鈔票?還是把手機給店員掃一下後,就可以「不用付錢」地把東西帶走?不懂金錢的取得條件、使用方式,又看不到貨幣實際交付、流動的過程,使得小朋友很難理解「錢」究竟是什麼,遑論「理財」。
其實,談錢要趁早,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甚至認為「幼稚園就可以開始」,因為兒童的大腦在3歲後便能懂簡單的加減邏輯,而一個人對財務的基本態度在7歲左右也已經大致成形,儘早接觸正確的財務知識,有益而無害。
大部分人只是長久被灌輸「儲蓄是美德」,因此有錢就往銀行帳戶丟,卻從沒考慮過通貨膨脹等問題。直到長大後物極必反地追求快速致富、財務自由,又不懂得規避風險,導致前一天還是殺進殺出的少年股神,隔天一碰到股市震盪,就一口氣回吐獲利、打包回家。
好在,近來人們逐漸重視能夠左右我們對待金錢態度的FQ (財務智商,Financial Quotient),擁有良好的FQ,能幫助我們面對財務問題時,做出更有益的決策。而英國劍橋大學心理學家David Whitebread便在研究中發現,「父母對金錢的態度」對兒女的FQ有極大影響。
電商龍頭Amazon創辦人Jeff Bezos,要求女兒每週都必須花完折合新台幣約140萬元的「零用錢」。Bezos並非在炫富,而是藉由「練習思考如何花錢」,來培養女兒正確使用金錢的態度。一味地省錢並不一定好,反而可能忽略潛藏的隱形成本。不論是買東西、儲蓄、投資、甚至捐款,每一項決定金錢如何流動的安排,都是在訓練孩子的FQ。
不過,巴菲特的前兒媳瑪麗巴菲特 (Mary Buffett) 便直言,目前的教育體系並未重視財務觀念。有鑒於2009年金融海嘯對全球帶來的衝擊,每三年舉辦一次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從2012年開始,正式將「金融素養」(financial literacy)也納入了評量範圍。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的定義,「金融素養」是一個人整合了其擁有的金融知識(financial knowledge)、採取的金融行為(financial behavior)、還有抱持的金融態度(financial attitude),所呈現出來的整體素養。中國已經連兩屆奪下PISA理財表現的首位,台灣卻完全沒有參與此項評比,顯見我們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108課綱涵蓋「三面九項」的素養教育,著重引導孩子學習解決生活問題的知識和技能,可惜獨漏了「金融素養」。爸媽們應該把握諸如購物、儲蓄、支付生活開銷等跟金錢有關的各種行為,帶著孩子來認識「錢」。
巴菲特曾經協助製作了一套《神秘百萬富豪俱樂部》(Secret Millionaire ‘s Club)動畫,他化身導師,透過26集動畫精簡概要地講述了26個跟財務相關的故事,諸如什麼是借貸、信用卡怎麼使用等,幫助孩子從中學到跟商業及生活相關的知識和教訓。
公認最懂理財的猶太人,從小就開始訓練孩子的財商。他們認為越早學會理財,就能越早擁有獨立自主的人生。對猶太人來說,財務觀念就跟書本知識一樣,是永遠可以帶著走、且一輩子屬於自己的東西。
在日常生活中,陪伴孩子從理解金流運作來「跟金錢當好朋友」,建立起正確的財務態度,累積金融素養,便能跳脫被金錢奴役的陷阱,找到真正的「自由」。
Name
Country Code
Mobile nu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