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初心,還是自我討厭PART2》按下Reset鍵:心靈富有 VS 中年腹油

即將步入中年,你是否喜歡現在的自己?
我們想要你知道的是…
每一個人都是帶著期許與夢想來學校,進入社會。然而,生活與職場上不順遂的打擊,總讓很多人失去初衷、失去當時對自己的期許,轉眼間,就來到中年,望著未來與過去興嘆的年紀,心想:「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就會…」。把握當下、回到初心,才是讓自己人生逆轉的關鍵,重新回到那個心靈富有無比勇氣,振翅飛翔的自己。

你今年過兒童節了嗎?

「你今天○○○了嗎?」幾乎是一個萬用的廣告句型,似乎只要套上這句話,總能成功地提醒觀眾,甚是「暗示」要採取行動(call to action),知名外送服務Uber Eats的「今晚我想來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面對四月即將到來的兒童節,我們也可以如法炮製,問問自己「你今天過兒童節了嗎?」,用這個方式來喚醒自己的初心、喚醒自己的想當年、喚醒在忙碌工作中被塵封的兒時夢想。

長大不過兒童節,並非不再幼稚,是藏起了內心的孩子

 
「好幼稚喔!我才不看卡通」Leslie跟這一旁的朋友說。
「不會呀!現在很多卡通很感人,看完了才發現自己該長大了」Allison說。

不管是迪士尼皮克斯2015年的「腦筋急轉彎」、2017年的「可可夜總會」、或2020年的「靈魂急轉彎」,都發人深省,似乎只要是用以動畫呈現,就能讓大人們卸下心防,暗示當下的自己:現在可以當個孩子;再加上劇情的引導,觸摸到內心。就好像回到孩提時代看電影動畫一樣,1988年的「龍貓」、2008年的「崖上的波妞」或是更多宮崎駿吉卜力工作室的好片,瞬間歷歷在目。

Allison說,「鬼滅之刃」明明是展現帥氣刀法、守護鬼妹妹彌豆子的斬鬼片,卻讓已出社會多年的她開始釋懷。釋懷的是,鬼原來也是人,因為執著、病痛、苦難、欺侮、不公平的對待,選擇變成鬼;相對的,在主角三人組或九位最強劍士(九柱)中的鬼殺隊中,不少人也有著悲慘的遭遇,卻選擇堅持人性的光輝,不選擇「速成」力量,而是透過鍛鍊、變強,讓自己活下去,也守護著其他人。

Allison說,遇上困難的時候,你我大概都曾閃過「我要變成○○的人、我也要○○那樣做、下次一定○○地反擊」等類似念頭,就像動畫中變成「鬼」那樣,但品格與道德總會拉住自己。當人開始變得「世故」,通常被認為是「懂事、成熟、長大了」,但另一方面,人也是這樣被社會化,背離了初衷、單純、真誠、誠懇、不再相信他人。外表長大了、行為世故了、漸漸變得現實。

歷經社會與職場洗禮,像孩子般的單純也逐漸被隱藏起來。

你喜歡你現在的樣子嗎?

 
或是說你成為了「自己所討厭的大人嗎?」從當年那個勇敢、直接、不輕易妥協的少年,從迫不及待在心裡裝下全世界的「富有」,變成中年大叔的「腹油」,不再相信夢想,也不再相信「我可以」,對很多事感到害怕不已。

知名聲量媒體網路溫度計的數據發現,對30歲的人來說,最令人擔心的10件事為「結婚生子、身體健康、夢想、薪資存款、變老危機、持續單身、人生方向、出國遊留學、回家陪爸媽」。對於40歲的人,「年屆四十,中年迷路」一書也提到,令人擔憂的4件事是「為工作與經濟擔憂;與另一半的感情變為平淡;對工作失去快樂與意義;沒有朋友也沒有談心的人」。

「這應該都與『錢』有關吧!只要收入好,很可能就沒這些煩惱了」Benson說出了很多人心裡的想法。事實上,穩定的收入與財富確實能帶來安定感,讓生活走在正軌,有棲身之所、衣食無虞。然而更多時候,小時候期待的自己卻「走樣」了,正是因為「太多妥協、太多我必須變成那樣的人」。

因此,我們之所以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並非做了什麼大壞事,而是一直沒完成想做的事,讓你變不快樂,而內心真正的快樂,正好可以用來反應出你是否喜歡現在的自己。

找回自我與初心,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快樂經濟學:誠實面對自己,才會快樂

 
在「大排長龍更快樂─快樂經濟學50堂課」一書中提到,人的快樂來自四種感覺:價值感、富足感、寧靜感、安全感,書中也說明了相關定義:

價值感,覺得自己有用的感覺
富足感,想要的被滿足的感覺
寧靜感,誠實面對自己的感覺
安全感,不用擔心損失的感覺

價值感、富足感,「有」會快樂,但「沒有」不會不快樂;寧靜感、安全感,「有」不一定會快樂,但「沒有」會不快樂。不難從中看見,那些讓我們不再少年的,是生活壓力下可能帶來損失的風險,以及缺乏面對真實的自己。

後疫情時代逐漸來臨,解封下預計帶來一波心的復甦,你是否也準備好了,讓自己的心「解封」?在兒童節前夕,重新檢視自己,回到初心,讓自己再次快樂起來,就像當年充滿夢想,事事勇敢的你一樣。

Compartilhar:
Sig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