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不確定的人生成長 PART3》成長三寶!自律、同理、情緒好

看孩子在成長中能懂得自我發現、自我管理、自我實現,就是家長最大的心願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情緒教育最好的實施者,就是長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的父母。如果你認同孩子哭泣時,應該擁抱他,而不是叫他「不要哭」;那麼,當他長大了,展現更多的情緒感受時,大人也要正面應對,孩子才能成長為懂得與自我共處的人。

 
開學了,第一周過去,各式各樣的「上學症侯群」齊出籠,開始有小學生無法準時在早上7點50分前到校,進校門的腳步拖沓緩慢;出校門至回家後則是另一副光景:「媽媽,我有記得帶課本回家哦!」「很好,那你的午餐袋呢?」「…忘在學校了!」

 

面對「開學病」,家長的態度很重要

 
經過疫情停課影響,今年的「暑假」比往年更長,孩子收心殊為不易,小一新生較易有與父母分離的焦慮感,舊生面對即將到來的學習,也會覺得徬徨無措。

在家沒有的毛病,諸如頭痛、肚子痛、抱怨變多、睡眠不穩等情形,開學後一一出現,這時爸媽若能陪孩子一同度過情緒的暴風圈,而不是陷入指責、批評的負面迴圈,孩子便有機會能學到自律、同理及正確表達情緒的方法。

其實,假期結束後產生負面情緒,在英文中有個專有名詞「Post-vacation blues」,不管大人小孩都會發作,但小孩更需要大人協助來緩解壓力、回到日常生活軌道。但家長自己也有工作、也有壓力、也不想上班,於是家庭衝突就會發生:「上個學有這麼難嗎?我也要工作啊!我還得幫你付學費呢!」

很顯然地,這種暗藏批評與指責孩子不懂得同理大人的話語,對改善負面情緒毫無幫助。爸媽真的辛苦了,但第一件事,便是要耐心陪伴孩子,理解他們「不想上學」的心情,支持他們每天要早起上學、回家要寫作業的規律生活;另一方面,自己的工作日程也要同步恢復正常,讓孩子看到爸媽認真工作、努力生活的模樣,能幫助他們學習自律。

你都會不想上班了,孩子當然也會不想上學,同理心培養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

 

自律的養成,從他律做起

 
心理諮商師陳志恆點出教養孩子自律的重點:「自律的養成必須從他律做起。」家長總是期待孩子能自動自發投入學習,但我們也必須承認,比起玩樂、看電視、看課外讀物,學習確實不那麼有趣;即使是功課很簡單的小一新生,也會覺得練習寫ㄅㄆㄇ很無聊,這個時候,由父母引導的「他律」能幫助孩子建立自律行為。(延伸閱讀:全家一起在家工作學習 為何讓人心累?)

「他律」包括了讓孩子體驗因果關係,也就是好行為會導出好結果,不合宜的行為會導出負向結果,在學期初讓孩子嚐嚐苦果是很重要的體驗。比方說:孩子忘記帶聯絡簿回家,不知道明天要帶美術用具,隔天最好不要幫他送去,最喜歡的美術課因此沒辦法上,還得接受全班異樣目光,孩子才能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他律」也包含了重複的溫和提醒,就算孩子覺得爸媽很煩,但確實有必要監督其學習狀況,與孩子共同討論學習與休息的時間規劃表,致力讓他們在學年間都保持正確的心態上課。孩子很容易受到外在情境的影響而產生波動變化,所以需要大人溫和而堅定的提醒,才能幫助他們養成好習慣。

家長漸漸把「自主」還給的小孩,才能真正學習到「自律」,自主的鍛鍊就是一種責任的養成

 

與其追求孩子「乖」,不如先懂他們的負面情緒

 
希望孩子能同理他人,那麼大人要先懂得同理孩子,這也是最常被忽略的「情緒教育」本質。著有《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勇敢哭泣》一書的臨床心理師大河原美以,相當貼切地形容了抑制情緒的不妙之處:

當孩子說他想尿尿時,家長回答「忍住」,結果會怎麼樣?他會生病吧!

當孩子流眼淚時,家長回答「不要哭」,結果會怎麼樣?答案也是相同的。

但在亞洲的文化中,溫順、不要動不動就哭、要聽大人的話、收起脾氣、多體諒別人……簡而言之,「乖」是我們的社會最常給孩子的讚美。但大河原美以點出,「乖孩子」其實沒有自我,因為周遭大人的要求,他們不允許自己顯露憤怒、不滿、憂慮等情緒,顯得相當體諒父母。

但如果這份情緒找不到出口,到學校很可能會成為被霸凌的對象,或是累積已久的委屈轉變成憤怒,變成問題人物,「怎麼會這樣?他在家都很乖呀!」便是典型情緒教育失敗的產物。

希望孩子在學校生活中獲得成長的力量,家長需要穩穩地接住孩子各種情緒,正向情緒一向較為容易,負向情緒則很容易被否認。比方說,當孩子在學校闖禍,老師打給家長,卻得到「我們家的孩子才不會做那種事!」這其實是無法面對孩子真實面貌的展現。

更常見的是在班上總是要當第一,沒搶到就會發脾氣的孩子,這其實是因為在家裡總被要求當個好孩子,乍然到了有同儕團體的地方,無人忍讓,「不知如何是好」與「我要做好」的心情夾擊,就成了壞脾氣的小孩。

大河原美以強調,孩子能夠放心地哭泣,前提是有一個大人能夠忍耐孩子哭泣的環境,孩子才能在當中學會承受不甘心、悲傷、憤怒等負面情緒,從而成為一個內心強大、獨立,能調節自我、經得起風浪考驗的成人。

溝通與理解,不是用「父母」的身分命令,孩子不是附屬品,而是一個自我個體
Compartilhar:
Sig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