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開口第一步:學習勇敢使用、學習樂於表達

要讓孩子擁有真正可以溝通的英文能力,就是要避免「為考試學英文、為考試用英文」

 

Allie:媽媽,妳可以跟我說英文嗎?

Allie媽:可以呀!想說的時候,你可以試著先用你會的英文對媽媽說,媽媽會用英文回答你

 

在此之後,Allie開始努力所把自己所會的英文拿出來講,遇到不會的,也會嘗試自己去查單字,試著講出完整的句子;另一方面,Allie媽媽也並非一個英文特別好或從小留美的人,就是一般的英文程度,可以做基本溝通,但也努力的跟孩子一起成長,不僅參與孩子課內課外的英文學習,也自學英文,更一邊陪孩子做簡單的練習問答。

想想看,這是不是比抓著孩子問「蘋果的英文怎樣講?」然後孩子回答「Apple」好得多?

原因很簡單,首先發言的主動權在孩子身上,這就像孩子會抓著你問「為什麼?」或「那個是甚麼意思」,而且孩子是以「用」為目的去找資料,學習效率自然更好。

 

「使用」是最有效的學習

 
Allie媽對於為何會採取這樣的方式表示,因為「把學到的東西,用自己方式表達出來」是最有效的學習,當孩子為了「說英文」而準備,去找字彙、去課本上找句型,過程中實際上就已經進行第一次的學習,找到需要的資料後,孩子需要試著背誦起來用來溝通,練習了第二次,而當珍正說出口的那一刻又練習了第三次,即便自己的英文程度一般般,但只要簡單的口說會話的交互應答,孩子自然就會比死背硬記更容易吸收!

「傳統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方式,讓『用』只發生考試上」Allie媽說,這也很難怪在台灣的我們,只要願意背單字、記文法、學解題技巧、做模擬試題,英文成績都不會考得太差,其實說穿了,我們也是在為「用」準備,只不過是在考試上。

另一方面,「用」於溝通會話上,也能避免讓英語流於公式化,例如台灣英語教育很熟悉的: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而在實際社交情境,會以I am + (name)來自我介紹,先表達自己是誰,並不會以What is your name?來破冰。

Allie媽認為,從自己求學時到現在看自己有孩子,看見孩子學習英文,幾十年過去,台灣教育體制仍脫離不了考試思維,或許學齡前與國小時期,爸媽還願意孩子投入以溝通為主的生活英文,一旦進入國中後,又轉回以考試英文為主,未來孩子出社會後,在溝通與自我學習能力上卻無法符合實際需要,這並不是她想給孩子的

「或許用硬背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會300個單字,但我更希望孩子是透過溝通自然學習,而非背誦」Allie媽說。

許多家長把英語學不好歸咎在沒有環境,但實際把英文「用」出來才是關鍵

 

聊出300個單字,勝過用背誦的

 
根據現行課綱,國小畢業前孩子需要會300個單字,其中有180個還要能拼寫,這看起來很多嗎?2020年台灣師範大學一份針對國小英語教育的研究調查建議,這樣的字彙量不僅不及鄰近的日韓,就是單以學習來說,恐怕都是不夠,這份報告也建議如要求為300個單字,那單字的學習量至少要達到450個單字。

更令家長需要思考的是,國小300個單字,國中就驟升到1200個,而高中則需4800個,如若你也像Allie媽一樣,不希望孩子只是為了考試而學英文,未來也能持續學齡與國小時以溝通為主的英文學習,同時也能自然而然學習豐富的字彙量,那麼讓孩子「用」英文於「聊天」將會是一個好選擇。

以線上英語學習為例,透過與外師的互動,就能自然而然的在「聊天」當中來產生教學,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線上的外籍老師則是以唱遊、遊戲、帶動的方式來教學,跳脫制式教科書的教學方式,更接近在國外當地學習英文。

現行課綱也規定小學畢業前要 聽說讀300個單字,要會拼寫180個單字

 

線上英語,就是用以溝通為目的來學習

 
試想,我們學習中文的時候,也都事先從講、聽的溝通開始,隨著開始學認字、寫字、字詞,讓日常的溝通能力越來越豐富,也有越來越多的字可以運用。然而,在台灣學英文卻少了開口、持續保持溝通的環節,也無怪乎英文總是背了這個忘了那個,因為我們沒有像中文一樣,利用開口說溝通來把英文用出來。

而許多家長像Allie媽一樣,採用線上兒童英文平台,來為孩子創造英語環境,並且用「溝通」的方式來學習英文,媽媽們也發現,孩子不用刻意、用力的背單字,從與外籍老師上課中,就能夠自然學會許多字彙。

「這樣學出來的英文字彙,既能開口說出來,也能養成孩子的英語能力內涵,擴充更多的單字量」tutorJr英語教學顧問說,透過以溝通目的的學習,甚至不知不覺,就超過了300、450或500、600個的字彙量。

無論是將來面對國中1200個單字、或是高中的4800單字,孩子也不會只是從國小的基本300個起跑,而是能自然而然的超前佈署,用有更豐富、輕鬆銜接升學所需要的英文實力。

語言的本質是用來溝通,建立人與人間的關係,因此用溝通學英文才是最自然的

Share: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