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字,耳為聽、音為說、戈為器,彷彿是一生的語言能力,也在現代人的「學涯、職涯、生涯」具有關鍵意義、上演的精采的戲,即便各各劇情不同,但我們總能從別人的故事中,窺見自己與英語相處的模樣⋯⋯ |
「從8歲開始學英文,直到滿30歲、在美國芝加哥大學Booth商學院攻讀MBA的第二年,我才真正學會『講』英文。」
Sean Lin林尚威,現任財星五百大企業、 全球醫美生技龍頭-愛力根(Allergan)台灣與香港的董事總經理,網路譽為「台灣最年輕外商藥廠總經理」。台大化工碩士畢業論文就以全英文撰寫,被當時口試委員稱讚英文寫作漂亮、句子精煉;畢業後先後進入台積電(TSMC)擔任研發工程師與陶氏化學 (DOW)擔任客戶經理,扮演竹科客戶與美國原廠之間的橋樑,工作上聽說讀寫都常用到英文。
這位看似一路順遂、人生勝利組、會寫又能講英文的外商總經理,卻說自己30歲前,英文程度只有五十分,不及格。
那些年,在芝加哥商學院學到的事
「剛到美國時,我常像一隻『牆壁上的蒼蠅』(a Fly on the Wall),只會聽、不敢說,心裡有許多想法,卻沒辦法精確表達。」華人傳統觀念是多做事、少說話,但他認為不只要會做事,更要會表達;因為如果溝通不清楚、不有力,尤其在世界的舞台上,將失去被理解與被看見的機會。
Sean之所以如此認知,來自他在全美Top 5 的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攻讀MBA那段經驗。MBA把飯局中的應對進退作為培養競爭力之一環,如何吃飯、如何敬酒、如何握手、如何與高階主管聊天,舉手投足都彷彿「一場廝殺」;身處高階社交場合,那時他才承認,自己過去英文溝通「只是把專業英文術語湊成句子」而已。
「語言不只是工具,更能是『武器』,它會補強你的專業。」雖然並非每個人都需要MBA「飯局術」,但林尚威引用《論語》裡「君子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認為即便看來氣質溫和,講話仍要精準犀利,因為語言是一種呈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武器,關鍵而且必備。
就在那幾年,他也發現並非人到了美國就會講英文,因為多的是躲在母語舒適環境的留學生;而同時間,更發現不少中國大陸同學的英文程度讓人十分驚豔。原來,這些「留學前從未踏出海外」的中國同學們,靠得全是「把自己放在英文環境中」苦讀,不僅努力聽英文廣播、看影集遮掉中文字幕,他忽然明白「英語環境很重要,而環境是可以自己創造的」。
於是,他拋開「年紀大學語言太遲」迷思,就讀MBA第二年起投入全英文環境,從模仿道地語法與口音開始,再內化成屬於自己的思維。而這樣的努力也帶來了回饋。
跨業的本質本事:用領導組織團隊,人人都發揮效用
畢業後,林尚威順利從原先的半導體人,跨界進入有”CEO搖籃”之稱的管理顧問業, 並進入全球知名的波士頓顧問公司(BCG)香港辦公室,實現了「管理顧問夢」。他形容那四年是「高壓, 高強度, 但十分過癮的工作與成長環境」,即便顧問業工作強度數一數二,但所有人都像「神隊友」,不僅都擁有世界級的傲人學經歷, 思緒清楚, 自動自發,還似乎擁有無限體力。
「要領導神隊友,本身領導力要夠紮實。」在管顧業,他學會如何拆解問題,明確分工,下正確指示,好讓神隊友們動起來;之後,他從「工作狂」匯聚的管顧領域轉向產業界,對「領導力」也有了新一層的看法、心得。
產業界是真實世界,在這群有血有肉的正常人裡,有超級聰明的將才,也有學習力一般的員工,而更多情況是:多數人都得兼顧工作與家庭。
「在業界必須學會如何將能力不等、工作期待不等的團隊組合起來,適才適所,才能極大化團隊的效能。」就像跨業得包容不同產業運作規則,他認為擔任團隊領導人也得放下偏見,廣納不同員工的「該怎樣工作、過生活」的方式與態度,才能領著大家往同個目標衝。
使命,為後面的人留下軌跡,打造平台
事實上,他所闖出的好成績不只這些,在台灣MBA留學的領域上,林尚威更是號響叮噹的人物。
在2005年正式赴美就讀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前,他一手創辦台灣MBA高峰論壇(Taiwan MBA Forum)。從最初只是無心插柳、行前交流的60人團體聚餐,逐年發展成近千人規模的大型論壇,議題也由純粹的「留學生彼此相互照應」,擴大到涵蓋申請、在校生活、未來職涯等MBA學生關注的各類議題。在台灣對「社群」概念還很模糊前,他就串連這群有共同MBA夢的學生,為後面的人留下軌跡,打造平台;甚至幫一度茫然者釐清為何要念MBA、是否該念MBA。「有參加者聽完分享後,認為MBA所能提供的並不真正符合他的職涯需求。這樣更好,不只省了一大筆學費,也幫助他釐清日後的方向與規劃」
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的MBA課業並不輕鬆,為何願意撥空創辦社群?「資訊交流也好,人脈延續也好,這些都能讓後人受惠。」但如果出國前就有充分的資訊與社群可以交流,也許大家之後的職涯故事都能有更大的可能性。
都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儘管當初無法輕鬆納涼,使命感卻讓林尚威挽起衣袖、親手翻土,為後人種下相互串連、交流的社群種籽。
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樂團指揮,把大家協調在一起
美國籃球大帝Michael Jordan曾說:「在我人生中,我已經失敗了一遍又一遍又一遍,而這也是我為什麼成功(I’ve failed over and over and over again in my life…and that is why I succeed)。」
外人看他是人生勝利組,但一路走來林尚威把Michael Jordan的話拿來鼓勵自己, 面對不同時期的轉型與挑戰;當初無心插柳下創辦的台灣MBA高峰論壇,至今造福廣大後進學子,卻不認為自己居功甚偉,把功勞幾乎歸給後輩。
從一隻只會聽、不會說的「牆壁上的蒼蠅」,後來認為自己就像交響樂團裡的「樂手」,在不同階段彈奏不同樂器;現在,他覺得自己像樂團裡的「指揮」(Conductor),「指揮不一定要懂得如何彈奏每項樂器,但可以把大家協調在一起。」
「更希望有一天,我能擁有自己的樂團,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 在想要的時間和地點,演奏我們想要的曲子,」他說。
語言是武器,「職行力」則是用語言展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模樣;林尚威期待未來能透過「職行力」,演奏心中的那首樂曲。
Nome
Código do país
Número de cel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