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都是XX帶壞我的孩子」 素養教育,不該假手他人

網紅小孩系列4

「孩子以前明明都很乖,後來開始玩手機,就變壞了!」

父母眼中帶壞孩子的「元凶」,從20年前的「電視」、10年前的「電腦」、再到近年的「手機」,這樣的怪罪與假托,其實都反映每個世代父母對子女教養的力不從心。

這樣的擔憂有理,如果孩子被產品制約,自然失去運用知識、技術的能力,與現在上路的素養教育反其道而行。但如同「網紅小孩」現象反映下一代可能比我們更懂得整合科技和人文,並發展出網路商業模式,素養教育其實不只扭轉「老師為中心」,也將改變「家長為中心」的傳統教養模式。

素養是:擁有武器,但又仁慈

強調「素養教育」的108新課綱上路,爸媽急著在網路輸入關鍵字,探究何謂「素養」。密密麻麻的相關資料說:素養代表「知識+態度+技能」,期望拋棄過去「背多分」模式,在變動愈來愈快、愈來愈難以預測的未來,培養孩子觀察探索、自我學習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簡而言之,就是避免新一代孩子又淪為「知識或技術的奴隸」。素養教育即是希望孩子跳脫單一知識或技術的綑綁,別像手拿錘子者,只會目光狹隘地把萬事看成釘子死敲猛打,而能做一個「擁有武器,但又仁慈」的主導者。

當孩子擁有跨領域知識,能從各個角度思考議題,並擁有解決議題的技術能力,這種「知識+技能」就像一把強大「武器」;同樣地,素養教育也強調「態度」,培養孩子關心周遭人事物、關心社會、關心世界,而不是出於私利,把救人武器變殺人工具,也就是「仁慈」。

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標準流程

所以,爸媽該怎麼教育孩子使用知識或技術?

「網紅小孩」現象,反映現今有些孩子其實比大人更懂如何整合科技、人文知識,並發展出網路商業模式,包括:直播影片、直播電商等。網紅領域變動極快、競爭又激烈,這些未成年孩子們,早已在學習如何應對每天、每小時甚至每分鐘都千變萬化的網路商業世界。

就像素養教育扭轉「老師為中心」教法,用「20/80法則」來設計教學內容,老師講解20%、學生高度參與80%;而家庭裡的素養教育,也應該扭轉「家長為中心」的傳統教養模式,捨棄「快去寫功課」、「不準玩手機」等等命令式、禁止式的單向教養模式。

單向教養幫孩子擬問題,等著孩子在空白處填上「標準答案」;但未來社會更需要的人才是:在空白框框填上「我發現的問題」,再填上「我覺得可以解決的方法」。因為,沒人曉得未來世界將是什麼模樣,因此素養教育「教養法」也不應設限,既沒有標準答案,也不該有標準流程。

不假他手人、自己練出來的,才是素養

法國教育領域知名作家、同時也是心理治療師的 Audrey Akoun和Isabelle Pailleau在暢銷著作《法式翻轉教養》提到,孩子不只是學生,也是孩子。這句話意義是:如果把孩子當學生,權威地要求他們該這樣、該那樣,孩子不僅無法探索自己,也無法練出素養。

知名哲學家柏拉圖曾用洞穴寓言(The Allegory of the Cave)來說明人類靠自己求知的過程。很久以前,住在地下洞穴的一群囚犯,背對著出口雙手綑綁,終其一生只能看著身後火炬映照出來的光影,並認為那些影子就是「光」。

其中一名囚犯,因為太想知道真正的「光」是什麼,於是掙脫束縛,並「轉身」面對洞穴出口的火炬,甚至沿著穴道爬出去。當他終於探出洞穴外,長期在黑暗中的眼睛短時間內難以適應光線,痛苦地讓他睜不開眼睛;但不久後適應光線,他終於可以睜眼看到太陽、看到真正的光。

地下囚犯走出洞穴的過程,就像家長、孩子們的「知識學習過程」。不論是學語言、學素養,儘管有再好的資源,仍然要靠自己。惟有不假手他人、自己練出來的,才是孩子能自主掌握的語言力,也才是一輩子都可以帶著走的素養。 網紅小孩並不是問題,只是一個現象;素養教育不求標準答案,而期望孩子懂得活用知識或工具。因此孩子的素養教育不該假手他人,而應該讓爸媽與孩子一起牽著手,學習如何觀察、探索世界。

讓學習不再制式化,一起來體驗多元題材的英文教學內容

現在只要填寫以下表單,就送您的孩子「YLE 劍橋兒童英文 18 堂」&「學生英語教育補助計畫」、英文程度分析和試聽課程,可以了解 tutorJr 為兒童專屬規劃的課程與教學方式是否適合您的小孩,讓孩子的視界更寬廣,只需一分鐘的時間:(每人限填一份喔,孩子需 3 歲以上)

Compartilhar:
Sig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