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帶小孩看世界3》不出國,培養孩子的國際視野(1031世界城市日)

其實不一定要出國,父母也能讓孩子認識世界的不一樣


我們想讓爸媽知道的是⋯  
人類多數煩惱都是「自尋痛苦」,若可換個思維通常能海闊天空,但要切換思維可非易事。而「國際視野」將讓孩子看到世界上其他人的不同文化、生活,除了能學到不同想法,還能讓他們未來過得更快樂!

 

「具備『國際視野』很重要嗎?台灣這麼安全又美好,我家孩子就算不出國,也可以一輩子安穩待在台灣啊!」

許多家長總將國際視野與「出國」或「英文強」劃上等號,這其實只說對一半;因為具備語言與踏出國際的能力,帶給孩子的將是——能打破既有思維的「生存能力」。

畢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當孩子未來面臨各種挑戰或困境時,國際視野能協助他們理解:Hey!世界真的很大,看看其他國家文化的思維,就會發現自己目前所經歷的挫折,其實只要換個視角便能海闊天空!

 

蹲下來,從95公分高度看城市

 
談國際視野前,先來聊聊「孩子的視野」。

聯合國大會從2014年起,於每年的10月31日舉辦「世界城市日」(World Cities Day)。為什麼要有這節日呢?原來,全球各地從千禧年開始陸續城市化,隨著許多鄉村人口逐漸流入城市,這些大城市的居民們卻也產生「本地人」與「非本地人」的情緒矛盾。當時,許多城市本地人看不起外來客,而移居城市的外地人則抗議被不公平、不包容對待。

然而,這並不是誰的錯。畢竟「都市化」、「城市化」並非當地人所自願,他們居住城市多年,原本熟悉的家鄉突然在某一段時間湧入大量外來人口,過往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不免被影響;而移居他鄉的外地人,其實只是在商業社會下被迫離鄉背井出外打拚,並把老家的生活習慣帶到新家鄉裡,一解思鄉之情。

換句話說,世界城市日所要呼籲的是:如果要讓大家更好,我們就得站在他人視角,用包容心態去理解彼此的差異。

不過,是不是有一群人被我們忽略了?這群人,就是個頭比我們矮、視角與成人截然不同的孩子們。

總部位於荷蘭的伯納德‧凡‧利爾基金會(Bernard van Leer),以兒童的立場向各地城市規劃者、市長們提問:「如果能從95公分高度看世界,你們會如何規劃城市?」

95公分是三歲兒童的平均身高,而從95公分所看出去的景色,也與至少150公分以上的成人視角截然不同。例如:十字路口的草叢如果長得太高,會阻擋小孩視線,讓他們上學時無法辨認前方是否有危險;但95公分的視野,也會讓我們看到從未注意過的城市美好,像是路邊正在緩慢爬行的蝸牛、轉角那盆已開花的盆栽等等。

當我們蹲下來,用孩子的視野看城市,除了能發現不同需求,也將見到不同風景。

家長可以學習從孩子的視野,看見世界的長相與想像

 

國際視野=換個視角重新看世界

換句話說,所謂的「國際視野」不等於出國或英文強,而是認知到——世界上有許多人的生活、文化、思想都與你我不同,從他們身上除了能學到不同想法,還能讓我們更快樂!

你可能很在意被夏天台灣的毒辣太陽曬黑,但對日照時間不長的北歐人來說,古銅膚色極美麗;你可能很在意自己的肉感身材,但在南美洲許多民眾的眼裡,這樣的身形最健康。

而對爸媽來說,則可以從小地方讓孩子學習如何換個視角重新看世界:

1. 用各國童話故事書,學習國際視野

童話或傳說,往往反映當地的習俗、文化,即使孩童短期間內沒有機會出國,也能藉由各國故事書來一窺當地生活模式。

例如:日本民間傳說裡的「雪女」,不僅呈現日本北部冬天的嚴苛氣候環境,也代表當地先民對大自然的戒慎、敬重。而英倫傳說亞瑟王故事裡不分首座、末座的「圓桌」,則代表當時中世紀對平等的追求。
 

2. 關心在台灣的外國人,學習國際視野

台灣有不少來自東南亞的外國人,根據最新統計,在台外籍移工已超過70萬人,其中以印尼為大宗,佔差不多4成。如果家裡有幫忙照顧高齡長輩的外籍移工,千萬別錯過讓孩子與他們互動、交流的機會,孩童也將從他們身上學到不同思維。

例如:印尼爪哇文化普遍認為,如果吃東西時被其他人看到,卻沒有分享,那就不是個善良人。對食物習於分享的文化,甚至讓他們在聚餐時如果自己餐點先送到,但同桌其他人還沒到時,也會做勢將食物推給對方,彼此來回客氣一陣子後,餐點先到的人才敢開始用餐。

 

語言能力不表示國際化,對習俗、文化的了解才能開拓孩子的視野,勾勒出對世界的想像

 

不出國,也能擁有開闊心胸

 
儘管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事實上,人類多數煩惱都是「自尋痛苦」。如果能換個思維、換個想法,通常都能海闊天空。不過,要切換思維可非容易事,畢竟我們從小被所處的大環境、社會習俗所影響,也容易拿著外界眼光來自我批判。

而國際視野,就是打破既有思維的「生存能力」。當孩子暫時陷入挫折情緒,帶領他們看看其他國家文化的思維,再回頭檢視當前的煩惱,就會發現:轉念後,其實沒什麼大不了!

孩子是未來的ˊ主人翁,不是未來才開始,而是從現在
Compartilhar:
Sig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