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該學程式設計嗎? 看這3個關鍵

「雖然程式設計很夯,但我更想尊重孩子意願。如果他未來不想當工程師,應該不用這麼早學程式設計吧?」

現在愈來愈多開明的爸媽,不希望讓寶貝過早「補習」增加壓力,因此對時下熱門的程式設計課也抱持觀望態度。但別擔心,我們要告訴你三個判斷要點,決定孩子該不該現在就學程式設計!

孩子該學程式設計嗎?用這三大點檢視

每個孩子性格都不同,父母透過仔細觀察、理解後,如果發現他們符合以下三種性格的其中一點,或許就很適合從現在開始讓他們接觸程式設計,以便拓展新的語言天地。

  • 檢視一:孩子喜歡挑戰,遊戲愈難愈興奮?

你家孩子在玩耍時,如果玩具或遊戲難度較高,甚至超越他當前程度時,是否並不感到氣餒,反而更興奮想要挑戰成功?如果是,那他很可能會愛上挑戰程式設計時所帶來的進步與樂趣。

Seymour Papert是知名AI人工智慧先驅學者,早在1960年代就於美國推廣國小孩童學習程式語言。他發現這些不到10歲的孩童常常一邊寫程式語言,一邊跟同儕說:「這很有趣,因為它很難。(It’s fun. It’s hard.)」

後來他提出所謂的「辛苦的樂趣」(Hard Fun)概念,指出許多孩子樂於挑戰,絲毫不畏懼程式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辛苦,碰到愈難的題目甚至愈興奮,因為知道自己可以在挑戰的過程中享受樂趣。

例如:孩子用Scratch時,有時候會因為邏輯設計錯誤,導致無法完整呈現心目中的動畫。這時,孩子就能透過重新檢視程式語言邏輯是否正確,或向老師請教,一步步挑戰成功,讓作品愈來愈接近腦海中的理想模樣。

程式教育PBL學習
  • 檢視二:孩子超好動,喜歡到處破壞、撒野?

孩子是否好動、活潑,喜歡在牆壁亂塗鴉,或到處「肢解」機器、破壞東西,並樂得咯咯笑?如果是,那程式設計可以提供一個讓他們盡情撒野、犯錯的安心學習空間,爸媽也不用因為老得收拾殘局而抓狂。

長期關注兒童數位產品設計的知名數位設計與使用者體驗專家(Digital Design & UX)Debra Gelman,曾在其著作中指出,只要選擇合適的數位遊戲產品並給予安全的「亂玩」空間,就能協助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心智認知等發展。

例如:孩子用Scratch寫程式時,雖然還是初學者,但仍舊可以刻意設計讓主角與其他物品相撞,或在數位空間裡搭建一個「超現實世界」,把物品堆疊得比天還高等等。看到這些行為時,爸媽不必擔心,因為這只是孩子試著在一個不造成他人困擾、也不危害自身安全的環境裡,透過一些違反現實世界規則的模式,來大膽展現創意。

  • 檢視三:孩子好奇心重,喜歡觀察世界?

孩子是否好奇心重,喜歡觀察身邊親友、鄰居、同學,並常常與爸媽分享自己的觀察或提出一堆疑問?如果是,代表你的孩子對世界有熱情,擅長發現問題,那程式設計絕對可以滿足他的小腦袋瓜。

因為,程式設計是「解決問題」的一種語言,背後核心即是「問題/任務導向學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PBL認為,所有的學習原點,都來自先找到一個「問題」(problem),這個問題會促使孩子主動查資料、思考、學習相關知識,進而推動「解決方法」(solution)的產生。

例如:孩子每個月拿到零用錢後,為了不讓爸媽叨念「錢都花哪了」,於是自己試著用Logo程式設計簡單記帳軟體。這樣的開發過程就是:孩子先發現「不曉得錢究竟跑到哪裡」這個問題,接著嘗試用程式語言解決,進而提出「軟體記帳」這樣的解決方案。

從程式設計中,學會自我探索與管理

無論是「愛挑戰」、「愛撒野」或是「好奇心」,家長們可能會發現,這三大檢視點沒有一點與「課業成績」相關;相反地,是藉由觀察孩子性格、興趣與動機後,再透過程式語言提供適合他們的創意揮灑空間。

STEAM與程式教育

因為,程式設計是讓孩子學習如何用數位科技把腦袋瓜裡的想像世界「搬到」真實世界中。它不能補習,也補不來,而是要透過玩中學、錯中學,你會發現孩子開始懂得自我探索、自我管理,也開時懂得自律(如何完成課業、任務、生活作息),同時也玩出真正的數位資訊素養。

tutorJr希望透過PBL學習法引導孩子愛上程式設計,也歡迎重視孩子自主意願、希望實現「玩」中學的爸媽們,一起來體驗我們的程式設計課程。更多課程資訊請參考:https://programming.tutorjr.com/

Compartilhar:
Sig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