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心虎媽》 對!愈逼愈緊張,3個錯誤方法讓孩子放棄雙語學習

對孩子的學習老是緊迫盯人,只會讓他們越來越沒有自信。

「Jason,我們剛剛看完這本《HERE WE ARE》,你知道書的主題是什麼嗎?」放下手中的英文繪本,Jason媽問著。
「嗯…在講我們的地球?」Jason不太確定地回答。
「剛剛有看到外太空,那你知道外太空的英文是什麼了嗎?星球跟地球的單字怎麼拼?」媽媽進一步問他。
「呃…是space嗎?我不會拼星球。」孩子露出不太自信的表情。
「是outer space!剛剛不是才念過嗎?你怎麼馬上就忘記了!」

停止抽考式共讀,樂趣擺第一

 
為了讓孩子能愛上閱讀,也提早接觸英文,Jason媽從他一歲起便固定購買中、英文繪本,短短數年,家裡藏書已有上百本。隨著Jason長大,認知跟表達能力愈來愈好,加上學校也已開始教授英文,Jason媽對他的期待日益加深,每日的共讀時間總忍不住「抽考」,想要確認孩子的程度究竟到哪裡?

沒想到,原本溫馨且歡樂的親子共讀時間,卻因為「抽考」這一舉動,讓氣氛時而僵滯、時而尷尬,如果Jason時常答錯或不敢回答,媽媽甚至會惱怒生氣,這種共讀方式造成學習意願的反效果,連老師都發現到Jason上英文課開始意興闌珊,還特地寫聯絡簿溝通。

其實,Jason媽選讀的這本《HERE WE ARE》,曾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2017年最佳童書第一名,作者奧利佛.傑法(Oliver Jeffers)在書中描繪了星系、地球、天空、人體、城市……他以一個父親的身分,迫不及待想要告訴剛出生的孩子,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模樣?但他也溫柔地說:「不用急,你很快就能學會了。」

這句話,正是提醒每位家長,不管多麼心急、多麼想將自己所知的一切讓孩子知道,但在成長的路上,更該尊重孩子自己的步調。不管是閱讀還是學英文,在啟蒙時期最重要的便是激起孩子自發閱讀、自發學習的樂趣,但「抽考」只會讓孩子倍感壓力;更遑論一本好看的繪本,卻因為成人「教育」的渴望,希望孩子讀出點道理來,有趣也變得無趣了。

在每個學習的過程裡,孩子能夠樂在其中才是最重要的!

成天補習,補出高分卻打壞胃口

 
若說「抽考」是最常見讓孩子放棄雙語學習的錯誤方法,送孩子「補習」可能就是第二個。在2030雙語國家政策推動下,小學英語課已從原本的小三提前至小一開始上課,究其根本,制定政策的人與我們這代父母,無非都是期待孩子們能從小就具備可與國際接軌的英語競爭力,在未來成為多語言、跨領域的新世代人才。

親愛的爸媽們,請仔細思考一下,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名真正能用英語思考、以英語溝通,在任何情境都能使用英語無障礙的人,還是只在考試的競技場上得到好成績的人呢?(延伸閱讀:學語言是一輩子的事,不要小時候就先壞了孩子的胃口

人們學習語言,從來都不該只是為了考試,但升學主義、補習至上的氛圍,卻會將一切變得本末倒置,談起學英文,孩子聯想到的是背單字、寫克漏字測驗、背文法句型、長篇閱讀測驗等考卷題型,而不是從生活中自然地開口說英文。

別誤會,並不是說孩子不該追求好成績,但我們已經以一整個世代的經驗證實,若只是將英文當考科,大部分人即使學生時代學過英語,出社會後也不會是雙語人才。還好,新世代的孩子有先進的tutorJr教育科技協助,從5歲起就能透過線上真人教學,跟來自全世界的英文母語人士對話,自然地依從「聽、說、讀、寫」的語言學習順序來學英文。

強求口音,忽略內容更重要

 
第三個雙語學習危機,就是強求口音。現代的虎爸虎媽們,在為孩子選英文老師時,不僅要選外籍教師,甚至會進一步詢問「外師的國籍是哪裡?」「外師的口音純正嗎?」如果碰到英國人,一面覺得優雅好聽,一面又擔心孩子以後會不會跟美式口音混淆?有的爸媽更只接受英國、美國、加拿大的老師,如南非、澳洲等地就列為次選。

這是台灣普遍長期接觸英美文化的影響,但從學語言的角度來看,所有的口音都是平等的,口音只是語言的一個特色,即使在英國、美國本土境內,也存在各種各樣的腔調。(延伸閱讀:聽力大考驗,九種英文特有的口音

善用各種學習資源,讓孩子能夠自然而然地在日常生活中習慣英語。

其實孩子對語言的敏感度遠較成人更強,他們的大腦可以迅速切換、適應不同的口音,長期輪流與tutorJr來自全球超過80個國家的外師線上對談,等於提早適應國際上真正的多元口音社會。更重要的是,不論是哪種口音,發音正確、內容有料,讓溝通的對象都能明白意思,才是練習英語口說的主要目標。

與來自不同國籍背景的外師對談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獲取更多不同地方的習慣用語,可能是某個單字、一句俚語或片語。舉例來說,威爾‧史密斯在奧斯卡耳光事件後寫了一封道歉信,並提到「I am a work in progress」,廣泛被媒體所引用為標題,這句話是美國人常使用的道歉及自謙語,直翻意思為「我是一個正在進行的作品」,實則是說我還有許多地方有待改善,可以用這句話來表達自己還在努力;若能使用在正確情境,美國人一定會覺得你很懂。 每種語言都反映了背後的文化與思考模式,在溝通時切換成「英語思考、英語表達」的模式,才是我們應鼓勵孩子追求的學習目標,也更能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慾望。

Compartilhar:
Siga-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