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ết quả tìm kiếm cho thẻ '王宏哲 兒童發展': Tìm thấy 12 mục.
2025.1.23
孩子總是會突然情緒崩潰,哭喊、發脾氣,甚至拒絕溝通嗎?特別是5-15歲的兒童,面對學校課業壓力、同儕關係和成長中的挑戰,情緒波動頻繁是正常現象,但卻可能影響學習和親子關係,讓許多家長深感頭痛。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麼幫助孩子快速平復心情,同時保持自己的冷靜呢?小編為你整理了5個實用又簡單的技巧,幫助孩子健康引導情緒,讓親子溝通更順暢!延伸閱讀: 2025年教養新趨勢:十件父母必知的事孩子情緒崩潰的原因有哪些?孩子的哭鬧原因與孩子的年齡階段息息相關,了解不同階段的情緒來源,試著同理他們,是幫助孩子的第一步。4-6歲:探索與界限階段挫折忍耐力低:如玩具爭奪或遊戲失敗,容易有不甘心的情緒。情緒識別不足:開始體會不同情緒,
2025.1.6
今天這篇文章將為您說明3個自學訣竅與資源整理,並推薦一個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孩子能夠輕鬆在家學習英文,從小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兒童英文學習這麼早開始好嗎?許多父母會擔心,學齡前的孩子是否適合學習英文,或是自學效果是否好。事實上,越早接觸英文,越能幫助孩子適應語言的學習過程。與傳統的學科式學習不同,兒童英文學習更多是日常語言應用,讓孩子以自然且有趣的方式接觸英文。從小開始學英文,孩子能消除對語言學習的抗拒感,並養成自發性學習的好習慣。我的孩子不出國,為什麼要學英文?為什麼要學英文重點說明學習資源多網路上資訊多為英文內容英文能幫助獲得新資訊與吸收知識,接收第一手消息。例如,清華大學學生許云澤在自學程式設
2024.12.20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自律、獨立,但許多時候,我們可能在不自覺中給予過多的幫助,反而讓孩子的自律成長變得遲緩。今天,我們來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育兒觀念——「有管不等於有教」,以及在訓練孩子自律時,家長應該做的五件事。1. 幫孩子提書包,還是讓他自己拿?有一次在診所看到一個孩子對著爸媽說:「書包太重了,你要幫我拿!」隨後,家長立刻就幫孩子提了書包,這種情形其實在生活中常見。很多時候,父母基於愛護或是嫌孩子麻煩,便立刻幫孩子做事,但這樣的行為卻會讓孩子習慣於依賴大人。教養建議:讓孩子自己拿書包: 孩子要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書包對他來說或許沉重,但這正是學習自律的機會。從小讓孩子自己攜帶書包,體會到自己
2024.12.10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孩子們面臨著各種學習挑戰,專注力成為學業成就的重要關鍵。進入“心流”狀態,即完全沉浸在某項活動中的心理狀態,是孩子們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最佳表現的一個有效途徑。當孩子能夠在學習中達到心流狀態,不僅能夠提升學習效果,還能夠幫助他們在情感和認知上獲得積極回報。因此,幫助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保持專注力,進入心流狀態,對家長和教育者來說至關重要。本文將介紹四個簡單而有效的技巧,幫助孩子找回專注力,並順利進入心流狀態。文章延伸:114年學測日期、考程資訊起手式學測準備解題攻略1. 設定清晰的學習目標心流狀態的第一步是讓孩子明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孩子如果對學習目標不清楚,容易感到迷茫或分心。因此,家長
2024.9.20
當父母面對教養子女時,往往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答案」。你是那種令孩子望而生畏的「虎爸虎媽」嗎?還是時時刻刻緊盯孩子、控制每一個細節的「直升機家長」?隨著時代的變遷,教養風格也有許多選擇,從嚴厲的虎式教養到溫和的大象式教養,家長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家庭需求,找到最適合的方式。虎媽的戰歌:嚴厲教養的代表2011年,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蔡美兒出版的《虎媽的戰歌》風靡一時。這本書描述了她如何用嚴格的教養方式要求孩子追求卓越,並激起了全球對「虎式教養」的討論。書中,蔡美兒提出了非常高壓的教養方法,強調成績和成就,並認為孩子只有在這樣的壓力下,才能達到人生的頂峰。然而,十年後,蔡美兒因為一場大病而開始
2024.8.20
即將開學,擔心孩子有「開學症候群」 嗎? 簡單幾招幫孩子跟上學習步調,親子一同迎接開學吧! 隨著新學期的臨近,不論孩子是就讀幼兒園、小學、初中還是高中,從充滿歡樂的假期突然轉變為有規律的上學生活,無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挑戰。在這一過渡期,許多孩子可能會經歷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賴床以及丟三落四等現象,這些都是被稱為「開學症候群」的常見徵狀。開學症候群 Back-To-School Anxiety「開學症候群」的出現,反映了孩子們對於新學期生活的適應過程中的困難。長時間的假期使得他們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節奏,而突然回到規範的作息時間和學業壓力中,必然會感到不適應。了解並應對這些徵狀,可以幫助孩子們更順利地過渡到新學期的學習生活中,讓他們重新找到學習
2024.8.14
教導孩子辨識身體界線,對無理的行為勇敢說不。 我們想讓爸媽知道的是…尊重自己的感受、情緒、意願,有能力說出「我不要」、「我不願意」──這些事不僅是孩子需要學習,許多長大後仍然無法抗拒別人、難以表達感受的大人們,也同樣需要學習。唯有認清身體、心理上的界線,才能在必要時刻保護自己,也做到尊重別人。情境一:小孩:「媽媽,我覺得今天來家裡的叔叔有點奇怪。」媽媽:「不要亂說話!那是爸爸的好朋友,你不要在人家面前說哦!」情境二:阿姨:「哎喲~~你好可愛,來,給阿姨親一下!」小孩:「我不要!」 家長:「沒禮貌!阿姨是喜歡你才這樣說,親一下會怎樣。」尊重孩子的自主權,從小做起 情境一跟情境二中家長對孩子說的
2024.5.21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和高壓環境,讓很多家長在教養孩子時面臨挑戰。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打造一個健康快樂的家庭環境,是每個家長都關心的問題。本文將提供一些實用的兒童教養技巧,幫助家長在現代社會中成功教養孩子。首先,營造一個支持性的家庭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家長應該創造一個溫暖和關愛的氛圍,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安全感和支持。這可以通過每天的擁抱、鼓勵和關心來實現。此外,家長應該盡量保持家庭時間,例如一起吃晚餐、進行家庭活動等,這有助於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其次,家長應該注重孩子的情緒健康。現代社會的壓力可能會對孩子的情緒產生影響,家長應該及時關注並幫助孩子管理情緒。例如,當孩子感到壓力或焦慮時,家長應該耐心
2024.5.21
Group of kids friend laughing together在現代社會,父母們越來越關注如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信、獨立和負責任的態度。這些品質對於孩子未來的成功和幸福至關重要。本文將介紹一些有效的教養策略,幫助家長們實現這一目標。首先,培養自信心是兒童教養的重要一環。家長應該多給孩子積極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例如,當孩子完成一個任務或解決了一個問題時,應該給予表揚和鼓勵,這將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與此同時,家長應該避免過度批評,因為這會削弱孩子的自尊心。其次,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也是至關重要的。家長可以從小事做起,讓孩子參與家庭的簡單任務,如整理自己的玩具、幫助擺餐具等。這不僅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還能讓他們學會承擔責任。此
2024.2.22
我們想讓爸媽知道的是父母心中都有矛盾:希望孩子鍛鍊良好紀律,但看到他們辛苦模樣,卻又難狠下心。事實上,規矩所帶來的自律體質,是孩子最棒的獎賞;而父母要做的,就是陪伴他們走過這段辛苦的鍛鍊之路。妳相信,自律才能帶來自由。但有時不免左右為難,尤其看到現在孩子比我們當年更辛苦,又開始擔心是否太嚴厲。好幾次,試著建立規矩,但往往難以徹底執行⋯⋯這是妳嗎?Hi,豆腐心的虎媽。想要嚴格,但好不捨得?!妳並不孤單,Lily也與妳一樣左右為難。一放暑假,少了準時上學、放學的「間接規矩」後,Lily發現大仔生活作息完全「亂了步調」。不只太晚起床導致吃飯時間大亂,連平日固定練習的線上英文課,也常因「太累」請假。剛放假前幾天,
2023.9.4
「我要買玩具!」開開心心逛百貨公司,孩子耍賴吵著買玩具。不買?大字型躺地上,把衣服當拖把,上演「這不是肯德基」的戲碼。「媽媽幫我寫功課!爸爸幫我收書包!」該寫的功課、該收的用品,總要耍賴,找大人幫忙。「我數到十,手上iPad馬上放下給我來吃飯!」「我就不想吃,再等一下嘛!」規定的時間老是不算數,家長跟小孩都爭得面紅耳赤。以上這些場景,是否也經常在你家上演?育兒大不易,教養孩子是一條漫漫長路。近年來所謂「正向教養」成為顯學,本文就來幫助正為孩子教養頭疼的爸媽們,釐清正向教養的觀念。什麼是「正向教養」?溫和堅定、尊重合作正向,顧名思義就是「強調正面思考的態度」。這是以阿德勒心理學為基礎發展的一種教養法。
2023.4.25
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與態度,是孩子語言學習的重要關鍵。「我們家小孩沒有語言天分」「我們家的也是,學校教都跟不太上」「我們家哥哥也是考得不好」身為家長的你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慨呢?特別是當幾次的考試成績出來後,原本對孩子語言表現頗有期待的你,只好默默的在內心告訴自己「孩子沒有語言天分」,但真的是這樣子嗎?有語言天分的說法 德國萊比錫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PI)在2011曾經發表過,人類是否擁有語言天分,決定於基因「FOXP2」。「FOXP2」並非首次被發現,早造90年代,科學雜誌「自然(Nature)」就曾說明,牛津大學曾針對一個家族進行研究,該家族好幾代有語言障礙,除了在「身體」不善於控制舌頭與嘴唇,對於「意識」也不擅於詞彙句子的組成。多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