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英文的關鍵?讓外文系媽媽告訴你

「說外語是要重腔調?還是言談有料?」這個話題讓這場同學聚餐的大家都愣了一下,立馬分了兩派:

「腔調派」認為,口音像母語者,人家就會以為你很厲害。

「有料派」認為,口音再好,但沒內容,終究只是個草包。

Miranda忽然插話說:以前修課,教授有說過「腔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講了什麼(The accent doesn’t matter, it is the content that counts)。」

此言一出,頓時讓「腔調派」止言,「有料派」占了上風。

事實上,這位教授是外籍人士,當年他最讚譽有佳的,正是一名「台腔」同學,原因就是腦袋中的東西。

「英文好」=能用英文表達、講想法

Miranda接著分享了共學團體中如何「臥虎」,全職媽爸們可是十八般武藝精通,自己只是個學習者。


其實,她才是個「藏龍」。

她畢業自國立大學外文系,當過新聞記者,常常到國外出差採訪,講得一口流利英文,目前人生小休息當個全職媽,儘管沒刻意用在生活營造「英語環境」(用中英夾雜的方式講話),但孩子的英文程度卻相當不錯,尤其「特別會表達」。

有次孩子玩遊戲玩輸了,心情沉悶的說:「Leave me alone(讓我一個人靜一靜)。」接著就跑到角落,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獨處、調適心情。

聽到這句話,許多家長都嚇歪了。因為說實話,華人文化不強調孩童獨立性,所以我們文化裡也沒有「孩子需要獨處」的類似句子;所以幾乎可以認定,講出這句話的當下是「英語思考」。

相較之下,送孩子到全美幼兒園、雙語幼兒園,回家也「協助」練習英文,卻常出現「爸媽很起勁,孩子總無力」的現象,最後連開口說英文都不太願意。團體裡許多家長因此向她請教,究竟學英文的關鍵是什麼?

「我們會稱讚一個人『語言強』,不是因為發音多好聽,而是對方能用語言充分表達自己、講出想法。無論母語是英文或中文」她的這番話,加上前述系上外籍教授的一番話,讓我們讓恍然大悟:雖然口音標準是加分,但就只是「加分」而已,因為能用英文完整、清楚地表達自己想法,甚至說服他人,才是真正的「英文好」。

原來不只多數台灣人,就連一路英文成績都不錯、順利考進外文系的我們,都曾被迷思困擾過。

惟有「沉浸」,才能練出英語表達力

那麼,要怎樣才能訓練孩子的英語表達力呢?

她不好意思地說,自己當年吊車尾分數進入國立大學外文系,一開始唸得很辛苦,成績都是班上倒數;不過,因為外文系本來就是個「沉浸式環境」,上課前念厚厚英文書、老師講課、上台簡報、期中期末申論題與專題作業,全都是英文。就是因為這些經歷,訓練出「用英文思考、用英文表達」的能力。

這樣一、兩年下來,成績扶搖直上。她更敢用英文講出自己想法、敢用英文在臉書等社群平台寫出自己觀點。換句話說,英文就像中文一樣,是她表達腦中思想時可以利用的武器。

口音是關鍵嗎?似乎不。

過去的經驗,使她決定讓孩子也在沈浸式環境中學英文,「放手」讓專業的來,選擇專攻5~18歲青少兒的tutorJr真人線上英語學習平台,讓擁有國際英文教學認證的外籍師資助其一臂之力。

何謂「沉浸式學習」? 即置身在純粹英文環境中,讓大腦在潛移默化間習得(Acquisition)語言,而非刻意主動學習(Learn)才能學會。

「每種語言都反映它獨特的文化和思考模式,我希望孩子從沉浸式環境中,真正學到這個語言的精髓,未來才能像我們講母語一樣,能用這個語言表達、傳達自己的立場和聲音。」她說。

Miranda沒有要求英文成績、沒有刻意用中英夾雜跟孩子講話,她只是交給專業,讓孩子在沈浸式環境中「習得」英文思考與表達力。

試想,把你我都丟到國外一年,英文會不會變好呢?!這就是「沉浸」了

沉浸式學習,馬上體驗

現在只要填寫以下表單,就送您的孩子「YLE 劍橋兒童英文 18 堂」&「學生英語教育補助計畫」、英文程度分析和試聽課程,可以了解 tutorJr 為兒童專屬規劃的課程與教學方式是否適合您的小孩,讓孩子的視界更寬廣,只需一分鐘的時間:(每人限填一份喔,孩子需 3 歲以上)

分享這篇文章:
追蹤Tutor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