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位在工作上認識的朋友問我:「你英文那麼好,能不能教我?」
老實說有點心虛,首先我自認不算是英文很好的人,其次據我所知,我的朋友可是台灣名牌大學出身的,被他這樣恭維,真的是不好意思。
這件事讓我思考了兩個面向:
這樣的美譽倒是讓我始料未及。
朋友說,一次升遷的面試中因為語言能力不足被刷下來,後來他試過努力增加單字量,也試過考多益,但是年紀大了真的記不起來,花很多時間也覺得很沮喪。
我問他你自己加強英文多久時間,「三個月」他說。
「太急了吧?!」
學好英文靠信心喊話是沒用的,「吃緊弄破碗」,兩個重點幫你建立中年學習英文的態度
跟上學的時候不一樣,我們40歲開始學英文,是自發的原動力。因此,維持這個動力的續航力是很最重要的,很多人自我信心喊話了一陣子之後就放棄了。
因此,經常回顧自己的目標,例如:明年升遷的目標、冥想在理想中的企業上班,或是移民後的生活…等等。回想你真的很需要學英文的原因,「改變」對你的有多重要,儘可能維持初衷,否則熱情很容易被忙碌的日常消磨掉。
只有作夢也不長久,你需要一個計畫讓自己相信正不斷往理想前進著。讓英文從「過客」變成你生活中的「常客」。
平常心去對待中年的語言累積,自然而然習慣兩種語言不只適用在孩子身上。職場中的我們筆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英文,客戶、文件、對內對外,只要願意不迴避,讓英文融入生活並不難,即使身邊真的完全沒有環境,你還是可以訂出計畫增加接觸英文的機會。
在職場不同考試,英文應用上,說比讀寫重要。
同一個職級裡跟你英文程度相同的比比皆是,讀寫英語郵件也是日常,高下立判的是會議中有機會的對話語發音。因此,讓自己熟悉用英語對談是很重要的,多說英文的好處是可以同時強化聽力。我有個大學同學為了讓自己的發音跟語速跟老外一樣,刻意remove中文字幕,一部電影看了200次,跟著主角念台詞,從猜測語意、聽懂,到學習發音與聲調,到最後可以完全跟著演!
時代不同了,現在你可以找個線上老師跟你對話,TutorABC的DCGS動態課程學習系統,可以根據你的性向與興趣需求量身訂做你的課程,時間安排也很彈性,效果顯著,會讓學習之路少點苦澀、更多樂趣,維持學習熱情與壓力,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前面提到的「計畫」最難落實,除了工作內容,為自己制定閱讀計畫,目的是習慣長篇且持續的外語閱讀習慣,閱讀速度也會越來越快,你應該會需要90天克服痛苦的適應期,三個月後就會發現閱讀速度快了,並且能自然而然地掌握關鍵字閱讀,也累積了較為適當的單字量。例如:每天花45分鐘閱讀一篇BBC,翻查生字,熟悉用法;或是看看喜歡的英語原著小說,甚至是小孩學校給的英語童書,都會很有幫助。
重點就是心態與計畫,每天抓緊任何有機會接觸英文的機會,多進行會話練習;註冊線上英語課程,逼自己挪出時間進行英語會話,鍛鍊對話能力與信心,進步的速度一定會超出你的想像。
最後提醒的是,中年的語言學習,主要目的真的就是溝通。
其實歪國人著重的是你專業程度跟自信,一個歐洲人說不好中文,我們一定不會苛責他,如果他能做完一份中文簡報,儘管有點腔調,我們也都嘖嘖稱奇了!保持信心正向的態度練習朝目標前進,夢想就在不遠處。
姓名
國碼
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