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英文不好,要怎麼教孩子讓他英文變好?」這是許多台灣家長隱藏於內心的深深焦慮。擔心自己英文不夠強,應付完ABC的初級階段,一看孩子的英語繪本、學校帶回來的英語作業,「傷腦筋!這個單字沒看過、那句文法看不懂,孩子問我都不會,怎麼辦?」
家長英文一定要好,孩子英文才會好嗎?這顯然是一個迷思,也很容易就能點破:試著將英文置換成數學、理化、歷史、地理等學科,家長是不是很自然就會交給老師呢?同理,若孩子從小有踢足球、學鋼琴、跳舞等才藝,難道家長就全都精通嗎?為什麼面對英文,家長就會出現「英文不好怎麼教小孩」的焦慮呢?
其一,我們仍習慣將英文當成一門學科、而非一種語言來看待;其二,「英文好很厲害」的念頭,就像緊箍咒一樣從小到大都捆縛著眾人,成人出社會後可以不用很會算數學、不必懂理化,即使一項才藝都不會也不會怎麼樣,但英文卻被視為通往成功職場的必要條件之一。 所以,家長的焦慮感其實是根源於自己,但我們必須認清,家長本來就不是老師,不必非要擔任「教學」的角色,只要適時的「引導」孩子,幫助打造適合學習英文的環境,在啟蒙時期激發其對英語的興趣,接下來,就交給專業的師資跟孩子自己吧!
知名英文教學YouTuber阿滴的故事,很值得所有想學英文的人深思。在小學二年級時,阿滴跟滴妹一起被送到新加坡,當時他的英文程度幾為零,更因程度太差上不了一般小學,一開始家長用的策略就是「苦讀」,先讓他去上語言學校,之後又陸續請了幾名家教,但效果都不好。
「那時我已經厭倦了這一切」,對一名八歲小孩來說,為什麼要跑大老遠學一個困難的語言?直到一名新家教問他:「你有什麼想做的事,因為英文不好而不能做?」當時阿滴很認真地思考後說:「我買不到遊戲王卡。」家教便教了他買卡片的英文,讓他順利從馬來西亞店員手上買到遊戲王卡,解鎖一項成就,這個經歷啟發了阿滴,即使他當時只是個小二生,卻也自然了解到英文不只是一個需要苦讀的科目,更是一個可以與人溝通的語言。
英文沒有突然就變簡單,考試與作業也等在眼前,但比起毫無目標的學英文,這下子阿滴已經有了一股動力。他在《How I Learned English // 阿滴的英文學習歷程》這部影片中說,在思考「怎麼學英文」前,不如先想想「學英文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應付考試、滿足父母的期待,還是為了自己而學?他自己的結論是:「我喜歡學英文,也付出了很多心血。」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阿滴一樣有戲劇化的轉折,但身為父母,在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的興趣,從中找出與英文的連結,讓孩子盡早在接觸英文的啟蒙時期「喜歡它」而非「討厭它」,可說是最重要的任務。(延伸閱讀:學英文不用急!引發孩子的興趣才能事半功倍!)營
爸媽自覺英文不好,但仔細回想童年經驗,爸媽這一代也確實缺乏自然接觸英文的環境,單論這一點,現代的孩子們擁有比爸媽們更強的優勢。不管是有聲書、CD、點讀筆、卡通、繪本、App還是線上真人英語教學,各式各樣的英語或雙語多媒體資源,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
如果沒有辦法像雙語家庭那樣使用英語跟孩子互動,至少可以用聽音樂、聽故事、看卡通等方法,讓孩子在生活中「習慣」接觸英文。(延伸閱讀:2021最夯!兒童英語學習的5種方法)
英語能力要成長,自然不能停留在聽英文歌、看英語卡通的單向輸入階段。想要進步,就必須勇敢開口說、不怕犯錯,在真實練習並使用語言的過程中逐步調整、修正,讓英語能力貼近第二語言。
在此一階段,孩子需要有能力以正確英語與他對話的人,倘若父母自認英語程度不夠好,通常無法勝任此任務,那就需要交給專業人士。在體制內的學校師資,多半沒有足夠時間與心力與孩子一對一聊天,聰明的陪讀媽媽們便會尋求專業的線上真人英文教學平台tutorJr,讓具備兒童英語教學認證的外師們直接與孩子聊天,藉由大量的說話、互動、遊戲,孩子自然就能講出一口好英文。
數位時代,學習英文的方法也要與時俱進,尤其在線上學習的熱潮下,網路上已有相當豐富的英語學習資源,可以讓孩子按照程度或學發音、或聽故事、或練習英文寫作,甚至是進行英文測驗等,從聽、說、讀、寫各方面加強,這篇文章整理了7個好玩又有效的英語學習資源,可從中選擇適合的網站來自主學習:7個英語學習資源整理》用有效的方法,幫助孩子扎實學英文。
當孩子在學校、在tutorJr、在英語學習網站等處學了新東西,與其用盯功課的方式問他們學了什麼,不如適度地裝傻,請他們教教爸媽英文,轉換權力的高度,不僅孩子會很有成就感,英文不好的爸媽也真的能一起學習哦!
姓名
國碼
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