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國高中到大學都有學英文,也背過課本上的單字,可以勾中等嗎?」
「接電話、閒聊都ok,但是一需要認真討論公事我就跟不上了,這樣是不是只能算略懂?」
求職時在履歷表上的英語能力欄,猶豫該選精通、中等、還是略懂,是許多人的困擾,到底面試時的英語能力衡量標準是什麼?
履歷即廣告,既要真誠也要揚長避短
專為企業與人才做職缺媒合的高階獵人頭顧問曾撰文指出,「英文只有懂和不懂兩種選擇,寫略懂和中等都扣分」(註),直白表明英語能力只有能否運用的差異,略懂或中等這種模糊的說法,都會讓人把焦點擺在不足的部份。對使用英語沒自信的人,不管是想如實說明自己的能力,或是抱著「有比沒有好」的心態,在履歷上選擇略懂或中等,反而造成反效果。
許多人只把英語當工具,卻忽略了使用語言的真正目的,是要能夠建立關係。因此「懂」或「不懂」英語的差別,就在於能否使用英語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說話總是詞不達意、模稜兩可,在工作上只會徒增困擾。
當人資對你一無所知的時候,履歷表是你與求職公司間的「敲門磚」,資訊當然不能造假,但必須僅記的是,履歷等於向陌生人推銷自己的廣告,有辦法吸引到面試人員的注意力與好奇心,才有機會獲得進一步的面試機會,因此當然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拿出來,切勿自曝其短。
改變語言觀念 許多人只把英語當工具,卻忽略了使用語言的真正目的,是要能夠建立關係。 |
不再「略懂略懂」,大方強調「我可以」
然而,英語能力是許多求職者面試時必須面對的關卡,在履歷上又不能跳過不談,究竟該如何呈現才好?所有人都在問略懂、中等與精通的程度分別,偏偏每個人的定義各有不同,花長時間想釐清哪種程度符合哪個等級,反而擺錯了重點。
心理學裡的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s),是由行為經濟學家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和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於1981年提出,用以說明人類內建的認知偏差傾向,意指用不同邏輯的說法提出相同的資訊,會導致不同的決策判斷,人們很容易會直覺選擇乍聽之下比較有利的方案。最簡單的例子,是口渴時看到桌上玻璃杯中的半杯水,被告知「只剩半杯水了」跟「還有半杯水呢」的人,很可能會影響他們是否暢快地一飲而盡。
不論是中等或是略懂,都意味著有或多或少難以掌握的部份,與其一開始便帶錯路、落入框架效應的陷阱,暗示對方「自己無法純熟運用英語能力,完成工作上的溝通需求」,更應該引導面試官注意,你可以進行流暢的英語商務會話交涉、擁有英文技術文件撰寫經歷、或是迎賓接待的日常會話基礎等等。對於面試官來說,是否具備符合此職缺所需要的溝通能力,才是真正評估是否適任的關鍵。
框架效應 用以說明人類內建的認知偏差傾向,意指用不同邏輯的說法提出相同的資訊,會導致不同的決策判斷,人們很容易會直覺選擇乍聽之下比較有利的方案。 |
時間就是金錢,更要花在刀口上
對需要埋首全英文使用手冊、規格書的工程師,跟每天面對不同客戶議價的業務、或是應對四面八方客訴的客服來說,要求的溝通能力大有不同。許多人資專家不斷提醒,應徵不同職缺,就要分別撰寫「客製化履歷」。英語能力也一樣,在準備求職階段,更應該把握有限的時間,做最關鍵的英語能力加強。
不論是國中程度、或是大學水準,TutorABC的DCGS動態課程生成系統,會透過AI大數據計算,安排量身打造的個人化課程,從現有基礎上開始加強,並且配合個人需求,以及每堂課後的數據反應,持續調整課程內容。線上真人教師的即時互動,不只可以在第一時間修正錯誤,也會更接近實際職場的會話與交流方式。
在面試前,提早補強這份職缺最迫切需求的溝通技巧,擺脫「做不到」的自我限制。如此一來,上班族寶貴的個人時間,不再浪費在亂槍打鳥式地口頭會話閒聊,或總是從基礎單字文法開始、永遠停在初階英語的公式化課程了。
找出關鍵需求,針對理想職位做「量身打造」的準備與練習,不再讓「略懂」的英文能力,成為討厭的求職絆腳石!
註:
看過10萬份履歷的獵人頭誠心建議:英文只有懂和不懂兩種選擇,寫略懂和中等都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