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你以前是怎麼學英文的?
記得在學校的時候,每次一到英文課,打開課本就是滿滿的英文單字,老師總說:就從第一個背到最後一個,考試就把範圍內的單字全都背起來,一個英文字配一個中文解釋,背起來就對了,就可以拿高分。等到準備大考時,記不記得每個人都買一本「必背4000單字」或是「必背7000單字」的磚頭書。我們總相信,只要從A一路背到Z,就能掌握英文考試的一切,考試一定會無往不利。
但事實好像不是這樣。我們總是被大量的單字壓得喘不過去,不管一天背了幾個,隔了一天還是會忘記;就算勉強記起來,看到考題還是傻在那,分不清楚四個選項的差異,更別提用在作文考試了。
等到離開學校出了社會,請問你還記得幾個當年背的單字?那些課本不想起也罷!一個個佶屈聱牙的單字,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總是在緊要關頭就是想不起來那個需要的字,甚至連有沒有背過都不知道;就算勉強破碎的拼成一個句子,也不知道那些單字用得對不對,更別提用英文對話、簡報或是面試了。
先想一想,你怎麼學中文的?是先拿起一本字典,然後從ㄅ的生詞開始背嗎?或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你和朋友聊天或是看影片,遇到一個沒聽過的中文字詞,你會立刻停下來查字典背誦,還是透過語境脈絡推測出意思,之後再自然地融合進你的字庫裡?
其實,學英文也是一樣的!單字是組成英文的基礎,但是一個一個單字的死背,並不是正確的學英文的方式,也無法讓我們面對文章或對話時,有足夠的反應力。語言是活的,有聽、說、讀、寫,但靠背單字就以為能提升英文程度,恐怕只走了一小步,甚至是事倍功半。
這樣的說法,也不是告訴你完全不需要管單字,而是應該透過閱讀、聽力,或是文章、對話的方式來理解單字,這樣你也才能知道單字要用在哪裡。
很多人可以從課本中,背出inflation(通貨膨脹)或是ideology (意識形態)這樣抽象又深奧的單字,但完全不知道怎麼使用,更不知道如何問路、如何結帳或如何看醫生。這樣就只是無意義的死背,徒增腦力負擔,卻沒有思考如何更有效率的學習英文。
國際知名語言學家Stephen Krashen的「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理論,認為語言的學習應是從生活的互動來熟悉,進而「習得」。這也遠比記憶文法、或背誦單字等「學習」(learning)更有用,也更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與動機。
因此,我們也可以採取這樣的學習途徑,透過讀文章、看美劇電影、聽Podcast,或是與母語人士對話、參與英語的線上課程等方式,增加英文在自己生活的接觸頻率,並試著把聽到的、看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再實際應用在下一次的對話中。
例如,在TutorABC的踢踢觀點部落格中,每天都會更新一篇新聞英文摘要,精選時事新聞文章,附上友善好懂的中文解釋,最後再從文章中選出重要的單字或句型深入解釋。如此一來,你不僅讀到一篇「真正」的英文文章,也從文章中獲得精華,讓你知道這個單字的使用情境、配合使用的其他單字,以及其他例句。用這樣的方式學習單字,才讓你的單字「有用武之地」。
當然,英文不只是閱讀,更是需要聽與說。在台灣,我們不是很常有機會接觸到母語人士,可能也不太敢直接與母語人士交談。因此,擁有來自全球80餘國專業外師的線上英文教育平台TutorABC,就是你最容易加入的英文社群,由專業外師帶領你對談,創造說英語的環境。
你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的班級,一週1-2次由外籍老師細心導讀,挑自己喜歡的主題,讓老師逐句講解文章;老師也會針對你提出的問題替你解釋,並鼓勵你回答來表達自己的意見,連帶練習英文口說。若是小班課,同學間也可以互相切磋一起練習,老師也能更專注在你個人的問題,更對症下藥。
其實,學英文是沒有捷徑的,單字文法都是基本功!但是我們不需要用最辛苦、也最沒效率的方法學英文;反之,用輕鬆有趣、又兼具實用有效的方式,才是最有投資報酬率的學習。別再死讀單字書了,讓專業的TutorABC帶領你一起培養出對英文的興趣與動力,自然講出一口流利的英文。
姓名
國碼
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