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中階主管:一周三次線上課程,保持口說語感

「彼得原理」,告訴職場工作者一個諷刺的現象:一份工作未必都是勝任者擔任!

擔任國外業務兩年多的Paul,從第一線的業務窗口,開始往管理職的職位晉升。他發現,有些上班族在升上管理職後,漸漸感到碰上難以突破的瓶頸,不再像單純在第一線時工作得那麼順手,結果就在差不多的職階上打轉甚至停滯。有的職場人卻能在一段時間的「優化」後,調整到最佳狀態而開始一路向上爬升。這個「轉主管」的過程,若想避開早早被彼得原理影響的「詛咒」,優秀的職場人該提醒自己哪些事呢?

離開前線,是升官也是挑戰

對許多企業來說,「升遷」常被視為一種「獎勵」,將在專業領域表現突出的員工,由第一線往管理職推進。

一開始轉任基層主管大多是「管事」為主,工作表現的評核仍是以專業領域的成果來衡量。業務端的職務,就以業績是否達標來評估,研發型的工作,則以專案推進的進度、解決問題的表現來作為評斷標準,技術類的工作,就看是否能解決更具有挑戰性的技術難題。但當升上中階主管的時候,工作模式卻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變化。

從管事到管人,溝通能力更要升級

不論是業務工作努力成交、採購人員談定好價格、研發工程師優化產品、或是維修團隊幫助客戶排除技術問題時,都有很明確的討論標的,因此在第一線工作時,只要抓到關鍵字,就可以大致掌握問題的概況,並且採取相應的行動。

當成為管理層後,任務就變為管理他人,成就他人。沒有意識到這個變化,就會出狀況。

但當升任中階主管後,Paul發現自己的工作時間比重,從管理實際案件、轉變更多到處理部門事務、管理人事,還要作為上級跟自己部門間的對話橋樑,同時為了確保橫向的跨部門、國內外跨團隊合作,反而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溝通、討論。

對比「管事」時抓重點,擔任中階主管後,更需要能準確地說明自己的想法,或是進行完整的提案論述。偏偏現在不再需要三天兩頭跟外國客戶聯絡,確認產品、訂單細節,反而當需要用英文溝通時,不論是跨境跨團隊會議、或是跟區域大主管簡報,都是講求快速精準、十分重要的場合。然而,少了平常維持語感的練習,Paul發現在這些重要會議的開頭前半小時,自己都要經歷講話打結的痛苦「暖身」,那種不流暢感讓他「開口說英文」的壓力反而比以前來得更大。

槍要常常磨才會亮,語言也要常常說才會流暢,因此他痛定思痛,開始透過線上英語平台,每週安排課程上課,幫自己創造「用英文溝通」的機會。

每週三次線上英語課,維持語感與溝通技巧的最佳戰鬥力

在眾多的線上英語學習平台中,Paul選擇了TutorABC的關鍵,是考慮到課程的安排暨自主又保有彈性。

初入職場時,可以「為了學英語而去上英文課」,但現在忙碌的工作,讓他已經沒有餘裕做這樣的安排。且坊間的英語課大多是配合固定的教材內容,總是跟真實的生活還有工作上碰到的狀況有些距離。TutorABC的AI配對技術” (AI Matching Technology) ,會配合Paul的興趣、需求、指定領域的內容,來動態客製化地為他調整課程。

例如,今年第一季被公司指派、推進一個新產品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業開發合作案時,他反映想加強商業談判技巧,系統就增加了一些涵蓋商務談判內容的課程。老師在45分鐘的課程內,引導他將教材與商務情境做結合,並且大量開口練習,讓他用幾堂課的時間,重拾用英語交涉的熟練感。而當他需要參加一些社交場合的聚會時,也能提前練習一些較輕鬆的談話內容與技巧,幫助他熟悉特定情境所能用上的談話模組。

對Paul來說,透過每週三堂線上課程、直接跟外籍老師對話,等於是在口袋放入一些英語對話的常用詞句,當每週都有情境可以實地練習時,他便能夠「活用」這些口袋詞句、而不再像以前那樣「死背」。

平常因為不熟悉而需要思考、或是從記憶庫中提取「印象資料」的反應時間,經過線上課程的應用練習,自然地被縮短了,這讓他明確感受到自己的英語「變流暢」了許多,其實關鍵是因為他透過創造常常聽、說的開口機會,維持住了「語感」。

機器久沒運作會生鏽,語言久沒使用,也會因為生疏而「卡卡」。聰明運用線上課程來打造練習機會,讓耳朵跟嘴巴熟悉使用英語,避開在腦中不斷「中英翻譯」的習慣,直接用英語思考、應對,掌握英語能力,幫助自己在專業、管理上都能更加得心應手。

讓自己保持在一個「持續更新」的成長狀態; 持續維持、更新你的實力,生活也不容易僵化。

現在的職場競爭激烈,以前靠年資不斷向上卡位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想要持續前進、不被其他人「超車」,就必須隨時加強自己,用優異的「職行力」打開加薪升職的康莊大道!

分享這篇文章:
追蹤Tutor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