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小孩唸書他們就臭臉,但如果有『好玩』的,卻永遠不會累、不會餓、不想睡!」
的確,「玩」永遠是孩子眼中最有效的醒腦神器;但我們也可以藉由掌握「玩」的精髓,將之應用在孩子學英文上,讓他們愈玩、愈厲害!
有沒有發現,小孩天生似乎靠「玩遊戲」來長大?
當他們玩家家酒時,無論是口語表達或人際互動能力,彷彿都在一邊玩耍過程中,一邊悄悄成長。事實上, 俄羅斯發展心理學家Vygotsky曾提出的近側發展區間(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論,就能解釋兒童究竟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
Vygotsky將能力分成三類,第一類是「現在即能輕鬆掌握的」,第二類是「還不熟練,只要有外界協助就能掌握」,第三類則是「超出能力範圍,即使學習也難以掌握」。對兒童來說,第二類就是所謂的「近側發展區間」,同時也是最具發展潛力、最需要讓他們投入學習的部分。
換句話說,孩子們只是年紀小,但並不笨;因為對他們來說,最有趣、最有效的語言學習是——依據他們當前發展程度,提供「難度略高一點」的教材內容。
「可是,我要怎麼知道現在孩子最適合什麼兒童英文教材?而且小孩每天都在長大,如果教材一直換,不是也很浪費嗎?」
放心,該理論另一個重點是:孩子擅長在玩耍過程中,不斷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近側發展區間。
仔細觀察家中子女,會發現他們極擅長用「舊玩具」創造出「新玩法」;因此,家長們不用煩惱教材何處尋,只要在生活中「創造」兒童英文教材即可!
舉例來說,「對話式閱讀」(dialogic reading)理論就指出,如果爸媽可以經常跟孩子講話、互動,即使孩子發展較緩慢,也能讓他們在跟成人對話過程中,如同Vygotsky所描述的一樣,不斷創造出近側發展區間並提升語言詞彙能力。
為什麼呢?因為對孩子而言,「跟爸媽聊天」本身即是一個難度稍高的會話教材,這讓他們能在其中學到更艱深的詞彙、更精確的文法以及更洗鍊的用字。
假如家長們還不曉得如何與孩子「聊天」,這裡整理了幾個兒童英文自學資源,爸媽們可以先善用這些現成的數位教材。
但要提醒爸媽們:並不是把這些數位教材丟給孩子自學即可,你們應該與孩子一起投入其中,或用這些素材作為平時聊天的話題。惟有如此,這些教材才能「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看完前面介紹的理論,不少人開始急著想藉由對話練習培養孩子語言能力;別心急,真正有效的對話式閱讀,其實得先從培養與孩子固定、親密的親子關係開始。
在tutorJr英語故事屋裡頭,每篇故事都由母語人士朗誦,並搭配輕柔背景音樂,非常適合作為睡前故事讀本。
故事雖然只有短短約3分鐘,但都配有幾幅活潑插畫,就像精緻的英語繪本一樣。
家長在唸完故事後,也可以指著插畫上圖案與孩子隨性聊聊天,例如:「吊在樹上的猩猩,背後是什麼東西呢?」「啊!原來他背著 schoolbag(書包)啊!」從中再加深孩子對特定詞彙的印象。
當孩子擁有基礎英文程度後,更可以來大玩英文闖關遊戲!
這款由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所推出的App,裡面每則動畫影音都由協會內語言學家所創作。App最特別之處是互動性強烈,孩子並不是被動地看完影片而已,每一則影音結束後都會有「挑戰關卡」,例如:單字、語法或拼寫的遊戲挑戰,讓孩子就像在闖關一樣,愈玩愈厲害。
所謂的「從錯中學」,代表「錯誤」會在大腦留下深刻印象,提醒我們避免重蹈覆轍;畢竟,沒有試過、錯過,又怎能分辨什麼才是「正確」呢?
這款App就是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何謂「正確英文拼音規則」。孩子可以刻意忽略英文發音規則,並隨意調整字母的前後順序;App則會根據小孩所胡亂拼出的字母,來發出奇怪的單詞聲音。
當聽到App發出奇怪單詞聲音時,小孩們往往會笑得東倒西歪,但心中卻也默默知道「啊!原來不能這樣拼音」,漸漸地掌握正確英文發音規則。
如果想要孩子「玩更大」,也可以選擇專為5~18歲青少兒設計的tutorJr真人線上英語教學平台。這裏的外籍母語師資不僅擁有TESOL、TEFL等國際專業認證,針對5~12歲孩子的師資也都有豐富兒童教學經驗,擅長設計遊戲般的學習情境,來提高孩子的興趣與成效。
當孩子能待在安全環境裡,跟著螢幕上的專業外籍師資大量對話練習,就能在邊玩邊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創造出近側發展區間,進而提升英語能力、建立自信心!
姓名
國碼
手機